快递舆情

首页 > 热点新闻 > 快递舆情
  • 王渝次甘肃考察 强调要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宣贯工作

    图为王渝次副局长与丰台邮政支局工作人员亲切交谈。 11月25日至28日,国家邮政局王渝次副局长来到甘肃省考察工作。他指出,要抓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宣贯工作,谋划好未来五年的发展,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支撑作用,对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帮助,实现邮政行业“十二五”规划与地方规划和企业规划的衔接,促进快递服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王渝次在兰州听取了甘肃省邮政管理局工作汇报,并同省局全体干部职工座谈交流。他要求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修订完善《甘肃省邮政条例》,抓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宣贯工作,加强邮政普遍服务保障监督,确保普遍服务网络的完整性,提升普遍服务质量,推动邮政企业深化改革,促进邮政业务转型,实现邮政行业跨越式发展。 王渝次还视察了甘肃省局办公楼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并先后前往庆阳、平凉等地,实地考察了邮政局所经营、邮件分拣投递、职工队伍建设、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等方面情况,同基层一线的邮政职工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了职工的生产生活情况。

    12/01.2010
  • 冷链物流步入快速发展期

    日前,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我国冷链物流也迎来了发展新机遇。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将分别提高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同时还提出,要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冷链物流”这个名词,听起来陌生,其实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介绍,所谓冷链物流,是指易腐变质食品从产地采购开始,经过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配送、销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副产品的多样化、新鲜度、营养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应运而生的冷链物流,已成为农副产品物流发展的大势所趋。”丁俊发说。 据了解,目前共有三类产品必须经过冷链运输:一是生鲜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等;二是加工食品,如速冻食品、熟食制品、奶制品、冷饮制品等;三是药品等特种商品。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8年,我国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以年均26%的速度增长,2008年已达1.35万亿元。 “广阔的农副产品消费市场、日益扩大的物流市场规模,我国冷链物流已步入一个快速发展期。”据丁俊发介绍,目前,国内部分生产商、物流商、经销商已经开始联手打造冷链物流链,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营运商、大型连锁超市、食品加工企业、冷库为主导的四类农副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同时,国际冷链物流巨头英格索兰、普菲斯等也加快了进入我国冷链物流市场的步伐。 “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与发展现代农业、居民消费和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丁俊发说,农副产品冷藏运输率低、损耗大、物流成本还较高;冷链物流缺乏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农副产品物流市场化程度低,特别是专业冷链物流公司发展严重滞后,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冷链物流需求。 为此,《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鼓励企业在产地、销地建设低温保鲜设施,从源头实现低温控制,建立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体系,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高效对接。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开展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实行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并举,把冷链物流上下游结成供应链,进一步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研究与新技术推广,我国冷链物流将真正进入黄金发展期。”丁俊发说。

    12/01.2010
  • 交通运输部加快推进交通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建设

    日前,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交通电子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交通运输部门将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具有标准性、实用性、可靠性的交通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和交通运输数据交换平台,在大通关、大物流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这一平台建成后,重点信息资源整合项目建设将取得显著成效;交通电子商务开发将取得重大进展;道路运输、港口、航运、航道、海事和船检等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程度将明显提高;信息平台运作的相关管理规章和技术标准将逐步完善;服务海运、陆运和多式联运的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逐步实现涉及监管和服务的数据一次输入、多次使用、分类服务。 据了解,交通电子口岸建设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建设统一的交通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开发一批重点应用项目和示范项目,完善交通电子口岸法规、标准体系,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制度。 部水运局副局长李良生表示,各省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逐步整合辖区内各水路口岸、公路口岸信息资源,建设统一的交通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并发展成为交通电子口岸分中心。交通运输部将在分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交通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今后,新建业务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将充分利用交通电子口岸信息平台,采用统一的信息标准和规范。我国主要港口将逐步建成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并逐步建成长江三角洲、长江干线港口、航运信息交换系统。 交通运输部要求,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道路运输、港口、航运、航道、海事等管理部门参加的交通电子口岸建设领导小组;增加资金投入,加大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力度;加强与质检部门等口岸部门和相关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同时加强经验、技术交流,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共同发展。 交通电子口岸作为国家电子口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工具、旅客、货物等核心信息管理、服务和监管的一个基础数据平台和重要的电子数据交换平台,也是集政府管理、公众服务、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为一体的信息平台,对加强口岸监管、提升通关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自1997年国际集装箱运输EDI(电子数据交换)“四点一线”示范工程顺利实施以来,交通运输部先后批复了21家港航EDI中心,以此为基础性支撑,交通运输部于2007年起,先后函复同意重庆、大连、厦门等港航EDI中心更名成立了交通电子口岸相关地方分中心。这些电子口岸在为海事、海关、质检等口岸监管部门和船代、货代等企业的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2/01.2010
  • 《自治区邮政条例》进行审议 网购快递今后“先行备案”

    “对于目前用户普遍关注的网购问题,快递企业应提前签署协议,明确用户权利、违约责任以及解决争议的方式,并向自治区邮政管理机构备案。”自治区邮政管理局局长董党生11月29日表示,正在提前审议中的《自治区邮政条例》(草案)将使快递企业依法经营和政府依法监管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11月27日,新民路一家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堆积如山的快件进行分拣工作。亚心网记者 李远新 摄 11月29日召开的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22次会议对《自治区邮政条例》(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该《草案》对快递业务做了专章规定:对经营快递业务实行许可制度,快递企业在设立分支机构及新增营业网点,应具备与经营区域范围相适应的服务能力,相应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以及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等。 “《草案》中增加了规范快递服务的许多新规定,为快递服务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董党生说,比如今后想成为一名快递业务员,需要依法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再配合企业许可制,就可以实现市场经营者合法入市、依法经营、有序退出。 此外,《草案》还规定,信报箱应当与城镇新建住宅建设项目同时设计、施工、验收,社区居委会应该设立邮政服务站,确定专人代办邮政业务。据2009年统计,全区居民路信报箱的安装率仅为15.5%。

    11/3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