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正式成立
12月2日,中日韩运输与物流发展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中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日本国土交通省大臣官房技术总括审议官染矢隆一、韩国国土海洋部物流政策官金汉荣分别率领中、日、韩代表团出席,浙江省副省长王建满出席并致欢迎词。在开幕式上,三国运输与物流主管部门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合作备忘录》,宣布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正式成立,并举行网络揭牌和网站开通仪式。 本次论坛由交通运输部与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主题是“无缝衔接、环境友好、安全高效、深化合作”,设有“构建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建立中日韩无缝物流服务体系”、“发展环境友好型物流”、“实现物流安全性与高效性的平衡”四个分论坛。 翁孟勇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目前,中日韩三国是东亚地区最具经济活力的三个国家,经济规模在全球仅次于欧盟和北美。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日本是韩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日韩双边贸易总额近2000亿美元。随着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三国经济向一体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中日韩三国已逐步形成亚洲最大的运输链。 翁孟勇对中日韩物流合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合作,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流动;二是加强信息共享,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和质量;三是加快技术水平提升,实现低碳物流和可持续发展;四是完善合作机制,提高合作的水平和成效。他表示,深化运输及物流领域合作,共享产业发展经验,是中日韩三国物流业的共同愿望;构建东北亚运输与物流信息网络体系、建立中日韩无缝物流服务体系、发展环境友好型物流、实现物流安全性与高效性的平衡,是三国现阶段的重要工作任务,本次论坛必将促进中日韩三国运输及物流合作迈上新台阶。 王建满介绍说,近几年,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大物流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交通物流体系建设前景广阔。浙江将加快物流节点网络体系、龙头企业体系和现代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促进东北亚地区构建安全、高效、低成本和无缝物流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随后,翁孟勇、王建满共同为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新址剪彩揭幕。翁孟勇指出,要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明确平台的工作职责特别是公益属性,并与市场接轨。要把平台建成国际性物流交换平台,不仅是东北亚,还要与东盟和欧美等区域相关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对接和共享。 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正式成立是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该网络是一个非营利的、跨国性的物流信息互联合作机制,目标是推进东北亚地区物流信息交换和共享,促进物流及信息化领域相关单位交流、共享信息、共同推广研究成果,共同开展物流信息技术及标准的合作研究、培训、咨询等国际交流活动,以提升中日韩乃至东北亚地区物流信息化的整体水平。相关各国将以此为基础,针对跨国货物运输全过程,明确各方各环节的业务协作规范。 随着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三国普通消费者和企业有望在三国的港口、船公司、卡车公司等多个物流信息系统中,查询到货物或集装箱状态,并实现物流信息的连续无缝全程电子跟踪。 2006年,在中日韩合作总体框架下召开的首届中日韩海上运输及物流部长级会议,确定了12项行动计划。五年来,三国在运输与物流领域的合作稳步推进,启动了一批交通工程、信息技术、运输装备等合作项目,推动了本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三国间贸易条件、提高区域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5月,第三届中日韩运输及物流部长会议在中国成都召开,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日本国土交通省大臣政务次官三日月大造、韩国国土海洋部长官郑锺焕分别率三国政府代表团参会。三国部长共同签署了《第三届中日韩运输及物流部长会议联合声明》,一致同意成立“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
12/06.2010 -
尼玛拉木走进央视“‘三农’人物面对面”
尼玛拉木专心聆听主持人读儿子写给自己的信。 “妈妈,我很早就想给你写信了。可是我的字写得不好看,会写的字也不多……”11月22日,在中国农业银行杯CCTV2010年度“‘三农’人物面对面”活动中,当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邮政所乡邮员尼玛拉木听到主持人读起儿子都吉扎史给自己写的第一封信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天,尼玛拉木是作为“三农”十佳人物候选人之一,参加由中央电视台在上海市金山区举办的第六届“‘三农’人物面对面”活动的。6年来,该活动推介了大量在“三农”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引领时代精神的楷模。 在活动现场,当主持人念到藏族群众心中的格桑花——乡邮员尼玛拉木的名字时,身穿艳丽的藏装、肩背邮包的尼玛拉木走上台来与观众面对面。在3分钟的介绍短片中,出现在大屏幕上的尼玛拉木徒步走在雪山峡谷的邮路上,观众看到了她一天之内数次感受低温严寒和高温酷热,经常遇到飞石、滑坡和泥石流的画面,对尼玛拉木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现场一次次爆发出阵阵掌声。 当主持人拿出尼玛拉木儿子写的信时,尼玛拉木感到十分意外。原来,这封信是远在云岭小学上学的儿子都吉扎史第一次写给她的信。当主持人念到“我听老师说上海离云岭乡很远,要坐三四天的车才能到昆明,再从昆明坐3个小时飞机到上海。这正好是你送一趟邮件的时间,妈妈我特别想做架飞机,那样就可以开着飞机看你,帮你送信”时,尼玛拉木和台下的观众都被孩子的纯真感动了。 “‘三农’人物面对面”活动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他们向尼玛拉木表达了在工作、生活方面的关心,尼玛拉木对网友的提问一一作答。一句句朴实和充满爱心的话语,让广大网友深深地喜欢上了这朵来自香格里拉的“格桑花”。 最后,央视七套相关负责人、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副主任苑荣对尼玛拉木的事迹和精神作出了精彩的点评———从尼玛拉木身上看到了一个女人的执著与坚强。尼玛拉木见证了邮递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走出了一条让藏区通往外界的信息通道,传递了党的声音,是为新农村建设作出突出成就的代表,她的工作就是服务“三农”的最好诠释。 当天录制的节目将于12月22日在中央电视台七套播出。
12/03.2010 -
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与国际内陆港建设高层研讨会在义乌市举行
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与国际内陆港建设高层研讨会由新华社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于12月3日-4日举行,主题为“义乌现代物流与义乌港:模式路径和政策研究”,探讨适合义乌发展现代物流业与建设义乌港的新模式、新路径、新举措,进一步理清“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义乌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
12/03.2010 -
大连港码头物流克服恶劣天气保证班列发运
近日,肆虐一天的大风稍有停息,在码头等候已久的“鑫海城1”散货船开始作业。该轮满载了吉林晨鸣纸业转运来的4924件近1万吨纸浆,需在DCTL铁路库完成装箱后通过班列发运至吉林西站。作业组织上涉及环节众多,衔接难度大,而且没有以往操作先例,整个铁路班组面临挑战。 为保证作业过程的无缝衔接,DCTL在前期准备中,从倒班班组抽调业务能力强的业务员,以两班倒形式专门负责此次作业,并与船公司积极联系准备箱源、合理规划场地。“鑫海城1”靠泊前夜,DCTL已在铁路库平铺100个40尺标箱,负责从散粮码头到铁路库短捣的6辆大货车和负责装箱作业的4台叉车随时待命。 卸船作业开始后,所有环节忙而不乱、衔接有序,经过24小时不间断作业,至27日凌晨已装箱197个,其中55个已经装上火车待发。至27日晚间,经过近40个小时的连续作业,所有货物在完成卸船的同时完成装箱作业,总计装265个40尺标箱、14个20尺标箱,安全无误地完成全船4924件货物的装箱任务。 在近40个小时的漫长等待里,铁路场站的主管和职工始终坚守在作业一线,这种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精神赢得了货主的高度认可。
12/03.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