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舆情

首页 > 热点新闻 > 快递舆情
  • 新邮政法引快递业地震 风投可引其入康庄大道

    市场需求孕育了庞大的快递市场,也把成百上千快递公司推向竞争白热化的残酷境地。竞争-混乱-洗牌-整合,似乎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改变的规律。 为了让投诉日益增多的快递业更加规范化,新《邮政法》已经出台,并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行业监管或将促使这个市场告别过去草莽英雄的时代,进入服务质量以及企业品牌的比拼。 巨变将至 “快递业正酝酿着一场巨变。”武汉驿马快递的田继峰告诉记者,几乎每家国内快递公司都在“找钱”,试图抢在第一时间里壮大起来,否则就会被“吃掉”。 这一切均源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邮政法》,该法对民营快递企业设下了较高门槛。新法规定,经营快递业务,必须先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之后凭许可申办工商营业执照。而要获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门槛大大提高,新法规定:从事同城快递业务注册资本必须在50万元以上,异地快递服务在100万元以上,国际业务在200万以上。据统计,目前国内大小快递企业有3万多家,约80%的民营快递企业不符合注册资本最低限制条件。 据业内人士介绍,新《邮政法》实施以前,从事快递业无须前置审批,不仅可以申办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即便申办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也仅为3万元(一人股东最低为10万元),材料齐全的情况下,5个工作日即可领取营业执照。所以出现了“一个车库、几张桌子、一台电脑,几个业务员就可以办一家快递公司。” 全国也是如此。据了解,国内目前共有快递企业1万多家,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备案的超过5000家,注册资本达到100万元的民营快递公司也不超过20家。也就是说,新《邮政法》一旦落地实施,只有20家民营快递企业能成为正规军,其余的要么被淘汰出局,要么拼命“找钱”。 在田继峰看来,快递行业将迎来最好的时刻,也是最坏的时刻。“一方面,新法承认了符合资质的非邮政快递企业的合法地位,特别是民营企业。显然,这样的结果让民营快递企业深感欣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日渐规范的市场。但另一方面,对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是个悲剧,可能将导致大量失业人群,目前武汉快递业,不论正规与否,从业人数达上万人,现在陆续有些公司在退出快递业。” 全国快递行业“地震”也由此而起。就在新《邮政法》正式颁布的前一天,2009年9月30日京城著名的同城快递小红马宣布退出快递市场;两个月后的2010年1月,民营快递企业DDS宣告倒闭;3月,阿里巴巴[15.36 0.52%]注资星辰;5月,海航集团控股民营快递公司天天快递。未经证实的消息还有:复星集团掌门人郭广昌可能成为申通快递的战略投资者。 微利竞争 在新《邮政法》中最受争议的并不是门槛提高,而是新《邮政法》的配套文件——《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范围的规定(草案)》拟将同城快递50克以下、异地100克以下的业务作为信件递寄业务,划归邮政企业专营。 经过10多年发展,民营快递已成为国内快递市场的主导者,他们拥有同城快递80%以上和城际快递50%以上的份额。对于众多民营快递公司而言,竞争激烈、利润低下的100克以下的同城、异地快递一直都是其业务主体,其中,同城快递80%、异地快递30%的业务都是文件业务。“专营政策”对低价竞争的快递业来说,无疑是重重一击。 “快递行业的价格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了竞争,拉客户,我10元,你8元,而他可能就是6元。”田继峰介绍,目前该公司2公斤同城快递价格已经低至6-8元,仍抵挡不住申通、圆通等公司的5元低价。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测算,目前国内快递的价格大多比最低平均价格还低。“有的快递业务比邮政普通包裹还便宜。普通包裹是由消费者负担去邮局寄、取的环节,而快递是门对门服务,对企业来说成本更高。如果价格比普通包裹还便宜,肯定要亏本。” 然而,即便这样,谁也不敢轻易涨价。2009年11月,江浙沪地区五大民营快递公司中的申通、圆通、韵达、中通先后在三天内宣布涨价,涨幅高达40%,申通甚至还一度暂停了与淘宝网的合作,但仅仅过了5天,这一计划就无疾而终。原因是他们的最大客户——强势的淘宝卖家联盟的反对。面对无情的市场,民营快递业内流传这样的说法:谁先涨价谁先死,谁不涨价谁等死。 “民营快递业的种种问题早已存在,新《邮政法》不过是烧了一把火。”田继峰说,正如今年1月倒闭的DDS,是利空政策刺激的结果,但也是行业必然。 DDS以最原始的超低价策略攻城略池,快速扩张。以其抢占华东市场为例,DDS在进入上海的短短5个月时间里,日接单金额暴增至15万元,靠的其实是“同城5元,省内6元,跨省8至10元,量高8折”这种最原始的超低价策略。在快件数量剧增、操作运行和派送服务难度增大的情况下,DDS仍然采取这种低价竞争策略,这意味着接单越多,亏损越大,在人工、网络成本激增之下,其最终的资金链断裂就成了一种必然。 业内人士均认为,DDS倒闭的背后,暴露的是民营快递行业的“门槛低—低价竞争—低成本扩张—资金难以持续”的行业困局,洗牌迫在眉睫。 风投看好 “虽然注册资本门槛低,但事实上,要想让一家快递公司在江湖上有立足之地,对资金的要求相当高。开一家同城快递公司,若想生存,前期投入至少50万元;若想开一家全国网点的国内快递公司,投入资金则要以千万元计算。”田继峰介绍。 “民营快递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都会面临资金、管理、人才等瓶颈,资金困局若不解决,企业没法生存,因此对于近期风投、内资大佬们与快递企业合作的事情,个人认为是件大好事。”田继峰认为,这个行业现在也已经到了借助外力快速发展的时候。 一方面是民营快递行业急于找资金的需求,而另一方面,风投们也非常看好这一行业前景。“尽管行业混乱,但中国快递业正处在上升时期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今,这个行业有了正式的法律地位,业外资金进入会更有安全感。”可以预见,一旦风投进入,发展迅速而导致的服务参差不齐就会最大程度得到解决,快递业借此就会走上良好的发展轨道。

    08/23.2010
  • 网上购物助推快递起飞

    快递业正以超常的发展速度进入平常百姓的生活。 近年来,快递业在中国迅猛发展,最高达到160%的增长率,持续年增长率超过20%。其中,2003年之后电子商务的兴起更是给快递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我每天都忙着找适合的房子,或者开设新网点或者设置中转站,现有的场地规模总是跟不上市场的快速发展。”一家大型快递武汉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 快递走进市民生活 过去,邮寄物品都是到邮局寄包裹,没有其他选择。而现在,快递已经深入到大家的日常生活,给远方的人发一件物品,有太多的快递公司可供我们选择。 小向,武汉某高校的学生,同时又是某酒吧的驻唱歌手。兼职使这位“时尚达人”无暇逛街,所以省时省力省心的网络购物成为他的最佳选择。为此,他经常与快递公司打交道,选择放心的快递也是他必要的网购“课程”。 小向网购的东西很多很杂,衣服、鞋子、戒指、项链、演出配件以及给女朋友的小礼物。这样的东西经常会出现不合适或者颜色不对的问题,快递公司及时送货以及良好的服务就显得很关键。 “快递的服务让我能够节省很多时间。东西到了给我打个电话,我下楼去拿就好了,很方便。我不想花大量时间去街上购物,网络购物是我的生活一部分。”小向说。 有着四大火炉之称的武汉正值酷暑,而快递业在夏天有着另一番的热闹。某快递公司收发货物的小胡说,“太热了,大家都喜欢待在家里或者办公室里吹空调,所以夏天会接到更多的同城快递”。 据了解,现在快递的内容是五花八门,以衣服、鞋子、化妆品为主,而“周黑鸭、拖把等食品、生活用品”也逐渐加入快递服务。 上班族小李是一个2岁小孩的妈妈,平日工作忙,不能经常照顾小孩,就把孩子交给武昌的爷爷奶奶,而自己安心在汉口上班。给孩子买的“奶瓶、衣服、奶粉”之类的很多东西都是快递给爷爷奶奶的,小李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天太热了,不想来回折腾;另一方面同城快递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当天可以到,不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 民营快递迅速长大 快递市场上,随处可见的是各大民营快递公司。这些公司低价灵活、竞争惨烈,占据着国内快递市场70%的份额。 它们起步于1993年。 当年,24岁的港商王卫创立顺丰,以私人挟带快件的方式往返奔波于深港两地。 在北京,日本归来的陈平聚集了7个人,在不到10平方米的大学宿舍里,创立了宅急送的前身——双臣快运,以送烤鸭、帮人搬家和洗抽油烟机为生。 与此同时,在杭州某工厂,20岁出头的浙江桐庐人聂腾飞开始坐火车帮杭州的外贸企业往上海送报关资料,而这就是申通的前身。 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的快递行业已经从最初的拼比成本、规模的初级竞争阶段,演化到拼比速度和可靠性的阶段。而同期的中国国内市场,限于消费需求的水平,民营企业提供的“简陋”服务已经足以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初期的快递服务是简陋的,消费者没有能力承担飞机的高成本,快递公司用汽车加自行车的方式,拼凑出客户所要求的时效性服务。 为了适应高成长的市场,快递公司全力扩张网络,经常是一间房、一部电话、几个骑自行车的配送员,就完成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布点。实际上,这也仍是现在快递运送的主要模式,只是自行车升级成了摩托车。 近年来,中国快递业务一直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08.4亿元,业务量累计完成15.1亿件;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8.6亿件,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79亿元。 网购成最强推动力 申通武汉公司现任总经理商学照是2003年来到武汉的,他介绍说,当时武汉一天发出的快递量也就700多件,而现在旺季时一天高达3.5万件,是7年前的50倍。“网购是这几年来推动业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商学照说。据介绍,不少大公司业务近些年来都增长了数十倍。 随着网购热潮席卷各地,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最为受益的莫过于国内民营快递企业。数据统计,2009年全国个人网上购物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约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1.2%。网上购物的物品中,75%的交易商品通过实物递送,电子商务带动的邮递包裹达到10亿件之多。 另据咨询机构IDC的调研显示:2008 年淘宝网给中国物流业带来30.66 亿元年收入,占中国宅配市场30%的比例,随着网购的快速增长,这个比例将在2012 年达到60%。 据湖北省快递协会副秘书长王勇介绍,“目前整个快递行业中,大约50%-60%的业务都来自网络购物。”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爱上网络购物,将商品由卖家传递至买家的中间桥梁——快递公司,也以其快捷方便,成为人们网购收货的首选。 在一些大型民营快递公司,来自网购的业务量所占比例要更高,而且这一比例仍在继续上升。 申通武汉公司相关人士介绍,大约2003年日益出现网购客户,但当时每日网购快递量也只会有3-4件;而这一两年当快递进入旺季时,每天3.5万件的收件量中70%甚至更高的比例来自网购。 在武汉也不乏一些开网店的大卖家。据申通武汉公司介绍,他们服务的网购卖家中,平均一天发货1000件以上的有10多家。最高峰时,一个大卖家一天可以发货4000件,快递公司专门派驻工作人员,现场收件、扫描、装车直接送往中转站,然后发向全国各地。 武汉有1000多家快递 武汉有多少家快递公司? 湖北省快递行业协会称,他们有60多家会员,涵盖了行业内主要的快递公司。而据武汉市工商局的数据,注册登记的快递公司达到近300家。 有业内人士称,还有很多小快递根本没有进行工商注册。在武汉,从事快递行业的公司,包括大快递公司的加盟商在内,总量有1000多家。 申通快递于1997年进入武汉市场,当时武汉还没几家快递公司。而现在几乎所有的全国性快递公司都已经在武汉布点。 来自于武汉工商部门的数据显示,武汉的快递公司主要分布在武昌和汉口人流聚居、商业集中的地区,而汉阳区快递企业不足20家,快递营业网点的分布并未达到均衡。

    08/23.2010
  • 直邮萌动

    直邮业务显然正在引起中国邮政的注意,在这个市场上,中国邮政近来动作频频。伴随中国邮政的一再出击,潜力巨大的中国直邮市场浮出水面。 中国邮政推广直邮 8月10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宣布与安客诚信息服务(上海)有限责任公司开始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拓展基于数据库营销的中国直邮市场,为中国企业提供高品质的直邮服务、促进商业信息的高效率传播。 在之前的7月,浙江省邮政电子商务局则刚刚推出了“邮印良品”的活动:10万张明信片免费定制派送。点击网页,浙江省消费者就可以自己设计明信片并由邮政系统印刷、派送给收件人(仅限杭城)。没有数量上限。订制和送卡均不要钱。 邮老大放下身段搞免费促销,用意正在开发中小企业直邮营销市场。 所谓直邮,也称为目录销售,就是利用信函的方式,通过邮政渠道,向指定的单位或个人传达商务广告信息,以达到宣传促销目的的活动,有利于为企业开拓市场,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能吸引邮老大如此上心,直邮市场的潜力自然不小。 以美国为例,美国最大的邮政机构,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直邮公司——美国邮政,2009年投递了1500亿件商业广告类邮件到美国1.2亿个家庭。美国邮政遍布全国的3.6万个邮政局所和其他1.7万家大大小小的直邮公司,每年直邮收入将近600亿美元。这个数字使得美国的直邮行业仅次于电视广告业,成为广告业的第二大渠道,占美国全部广告业22%的份额,据统计,直邮广告的广告效率达到惊人的1100%。 正如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国华指出的那样,美国直邮产业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中国直邮产业还处于培育期。 据统计,中国的人均邮件数去年是8件,而美国是每人每年1800件(邮件总数),而直邮广告美国人均在每年700件以上,由于受广大的农村和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拖累,中国的这个数字几乎等于零。 在中国,直邮即商业信函,目前每年业务量大约在100亿人民币左右,相对于美国每年约4000亿人民币的规模还处在非常原始的发展阶段,尽管目前中国直邮业20%到25%的年增长率不算低,但对于服务经济,服务市场的要求来看,中国的直邮业应当会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 邮政面临竞争 按照严格的直邮定义,指的是通过邮政渠道寄递的商务信函,因此直邮的直接受益者和最大受益者显然都是邮政。 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其实这还是直邮市场和邮政两者的特性共同决定的。 陈寿送指出,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直邮市场面向的广告客户大多不是一线大都市的消费者,因为这些消费者方便接受电视等广告信息,也习惯于网络购物,并不是直邮方式最佳的受众。越是偏远不易接触各种媒体信息的区域,越是直邮优势尽显的地区。因此,邮政在县城及偏远地区的网络优势就成为其他快递企业无可比拟的了。 以直邮发达的美国为例,能够真正达到每一户美国家庭的直邮公司只有USPS,即美国邮政,美国邮政拥有3.6万个邮政局所,其邮路通到100%的美国家庭和政府及商务机构。其他所有的直邮公司,或物流巨头都有一部分的美国地址的收件人无法通过自己的网络达到,而只能转借用美国邮政的网络来进行投递。 不过,面对诱人的市场,不少物流巨头都想挤进来分上一杯羹。 在美国,最大的直邮公司是国营的美国邮政USPS;其次是那些物流巨头,如UPS、Fedex等,欧洲人通过收购,也加入这个战场,隶属于德国邮政的DHL也开始成为USPS极其有力的竞争对手。 中国直邮市场虽然刚刚萌动,但并不缺乏竞争的硝烟。 陈寿送指出,不少电子商务网站在给客户递送商品的时候也会附上一份商品目录,这对于维护老客户和开拓新客户都是非常有效的,而这个过程就是由快递公司来完成的。无论从成本还是便捷性,都不输于走邮政网络。 据了解,目前在中国,运用直邮营销比较成功的也多数是电子商务网站。艾瑞咨询分析师张艳萍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指出,像麦考林、红孩子等网站主要运用直邮营销,对于业绩提升帮助很大。

    08/23.2010
  • 邮寄月饼外国有限制

    记者21日从江门市邮政部门获悉,离中秋节还有一个月,全市各大邮政营业厅已全面做好邮政月饼寄递服务的准备工作,包括在营业厅布置中秋礼品展台方便市民选购中秋月饼、提供优惠的邮寄月饼业务等。江门市邮政局提醒,市民最好避开高峰提前邮寄月饼,同时了解各国海关对食品的禁限寄规定。 据了解,从8月中旬开始,已有不少市民陆续到邮政营业厅寄递中秋月饼,提早向远方亲朋好友送去节日的问候。由于今年的中秋节适逢上海世博会期间和广州亚运前夕,再加上中秋节前半个月为月饼寄递高峰期,江门邮政部门提醒市民,为保证心意如期送到远方亲人手中,市民最好错开时间邮寄月饼,以免扎堆。 此外,邮政部门还提醒,邮寄往外国的月饼限制规定与去年差不多,有一定的海关入境限制。如邮寄到澳洲的月饼一定要详细写明收、寄双方的私人地址,而且月饼馅料不能有鸡蛋黄;寄往新西兰的月饼馅料不得含有蜜糖;寄往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月饼,馅料中则必须无猪肉成分等。“各个国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比如寄往美国需要申请一张进口的证明,寄往加拿大的月饼就不能有肉类成分,不明之处,市民可以拨打11185咨询。”市邮政部门有关人士表示。 为了方便市民选购月饼邮寄,今年邮政部门继续推出邮寄月饼的“一条龙”服务,只要市民到邮局选订月饼,就可以享受免费速递往全国各地的服务,而使用邮政速递寄递月饼到国外的,邮费按EMS标准资费7折优惠。

    08/23.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