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丰速运第三架B757-200型全货机投入运营
近日,随着顺丰航空有限公司(简称“顺丰航空”)启用新喷涂方案的第三架B757-200型全货机平稳降落投入运营,标志着此架全货机正式加入顺丰航空机队。 2011年,顺丰航空机队规模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随着第三架全货机投入运营生产,将再次拓宽顺丰航空的航线网络,进一步优化航线质量,大幅提升空中运输能力。
05/31.2011 -
北京邮政速递物流同城邮件处理中心投入运行
近日,北京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同城邮件处理中心投入运行,使包括5个区(郊区)县在内的同城邮件“上午收寄、下午投递,下午收寄、次日投递”服务目标的实现得到了保障。 同城邮件处理中心集同城邮件处理、进口错分邮件批转两大功能于一身,每日白、夜班共三个频次对市内大网中产生的京城速递、信筒快件、E邮宝、进口错分批转等同城邮件进行集中处理,在缩短邮件处理时限的同时大大缓解了航站的生产作业压力,使每日产生的进口错分邮件提前一个频次完成转发投递,避免了隔日递,实现了次日递,保证了邮件全程时限。中心的启动是北京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优化同城市内网络的重要举措,加之同城专网一日七个频次的运营,标志着公司同城网络初期建设基本完成。
05/30.2011 -
1至4月我国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根据发改委最新消息,1至4月,受经济较快增长拉动,全社会物流需求快速增长,物流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125亿元,同比增长27.1%,增速虽同比减缓2.8个百分点,但依然处于较高增长水平。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5012亿元,同比增长23.9%,是物流业投资的主要方向;仓储、邮政业投资620亿元,同比增长40.2%。随着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同时,物流需求快速增长。1-4月,全社会物流总额为46.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8%,明显快于同期GDP增速。从构成结构看,工业品物流总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占社会物流总额比重为90.3%,是拉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 另外,受油价、人工成本、利息等支出上涨影响,社会物流总费用有所上升。1-4月,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2.4万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运输费用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4%;保管费用0.81万亿元,同比增长23.2%;管理费用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8%。1-4月,物流业实现增加值94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4%。在物流成本上升和物流服务价格偏低的双重影响下,物流企业虽然收入增长较快,但企业效益有所下滑,经营压力加大。从重点物流企业调查统计看,一季度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8%,但利润同比仅增长1.6%,收入利润率为4.5%。 由于船舶运力持续投放,市场需求不足,导致运力相对过剩,国际、国内干散货运价指数持续低位运行。4月份,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平均为1337.7点,同比下降56.1%,环比下降10.4%;中国沿海散货运价综合指数平均为1491点,同比下降14.4%,环比下降0.5%。
05/30.2011 -
发改委再拟促物流业发展意见 行业“两极”拓展
尽管在两年前就颁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称《规划》)细则迟迟未能出台,发改委方面还是希望通过制定新的建议来推进对物流业的重视和发展。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在昨天举行的“2011第二届中国货运业年会”期间对记者透露,发改委制定了一份促进物流产业发展意见,目前已经递交国务院等待审批,意见在税收、市场监管、土地等问题上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推动物流企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3月,国务院曾颁布了《规划》,但至今未公布实施细则。 对此,汪鸣昨天告诉记者,目前《规划》细则已经错过了最好的颁布时机,因此发改委重新草拟了一份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意见,希望通过这一变通方式争取对物流行业的更多支持。 据记者了解,自2009年国务院通过《规划》以来,很多物流企业一直呼吁应该在税收等方面作出一些政策调整。比如,规模越大的物流企业业务涉及的省市区域就越多,而且往往在各地设有子公司或者分支机构,在现有体制下,就常常面临一些“重复征税”的烦恼。 此外,现行的营业税税目将物流业务划分为运输与服务(包括仓储、代理等)两大类。运输、装卸、搬运的营业税税率为3%,仓储、配送、代理等的营业税税率为5%。而在实际经营中,综合型物流企业各项业务上下关联,很难区分运输与服务收入,各类业务税率不同,不仅有碍于企业的一体化运作,也不利于税收征管。 而在中物联曾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的一些建议中,为物流企业减税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包括对物流企业营业税减半、降低环节业务营业税、取消物流企业库房租金收入适用税率等。 事实上,在期待政府方面给予更多支持的同时,物流企业也希望通过自身不同方向的发展,改变目前物流成本高,行业小散乱差的局面。 “估计五到十年后,全国的零担运输公司只剩五到十家就够了,那个时候,不是整合别人就是被别人整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昨天对记者指出,对于从事基础标准化运输服务的零担运输公司来说,规模化和网络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目前国内几家规模比较大的零担运输公司,也的确在往这个方向发展。比如公路运输巨头德邦物流,通过近两年吸引风投、PE资金的加入,就得以迅速扩张网点和车辆,德邦物流董事长崔维星昨天表示,目前公路运输市场的需求决定了规模和销售的增长都不是太难的事情,与国外物流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还是不小,需要时间的积累。 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物流企业,戴定一给出的生存建议是做专。“比如你的十家用户中,有几家是钢铁企业,就可以适当地逐渐聚焦钢铁物流领域,未来可能分工越来越细,市场可能不会太大,但你的专业性是无可替代的,这在国外也有成功的经验可循。通过强调流程,提高个性化的服务,获得的利润率也是比较高的。”
05/27.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