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舆情

首页 > 热点新闻 > 快递舆情
  • 快递

    快递

    05/23.2011
  • 国家邮政局公布2011年4月份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1-4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525.3亿元,同比增长26.3%;业务总量累计完成494.6亿元,同比增长23.5%。   4月份,全行业业务收入完成123.2亿元,同比增长22.5%;业务总量完成126.8亿元,同比增长21.3%。   1-4月,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24.7亿件,同比增长3.2%;包裹业务累计完成2077.8万件,同比下降1%;报纸业务累计完成59.3亿份,同比增长5.1%;杂志业务累计完成3.6亿份,同比增长4.8%;汇兑业务累计完成8293.3万笔,同比下降1.8%。   1-4月,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9.9亿件,同比增长51.4%;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14.2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同城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8.8亿元,同比增长67.4%;异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24.7亿元,同比增长34.4%;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7.6亿元,同比增长4.1%。   4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2.8亿件,同比增长54.0%;业务收入完成57.6亿元,同比增长24.2%。   1-4月,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8.8%、58.2%和26.9%;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2.5%、73.4%和4.1%。与去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上升2.2个百分点,异地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上升3.8个百分点,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了5.6个百分点。   1-4月,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0.7%、10.2%和9.1%,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9.0%、11.9%和9.1%。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了0.7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了1.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了0.4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了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了0.3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比重与去年同期持平。 全国邮政行业发展情况表   注:1.2011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计算使用2010年不变单价。     2.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中未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

    05/23.2011
  • 广西将省邮政行业发展纳入省“十二五”规划纲要

    近日,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将多项支持邮政行业发展的举措纳入其中。   《纲要》提出,支持邮政服务“三农”网络配送中心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完善农村邮政服务网点,提高邮政普遍服务水平;完善邮政基础设施;加快发展物流快递现代流通方式;重点建设南宁、桂林机场空港物流(快递)园区等。

    05/23.2011
  • "你的包裹里有毒品" 骗子扮公安扮税务这次扮快递了

    近日,公安机关接报一起冒充邮局人员以“包裹藏毒”为名实施的诈骗案件,此手法与之前的电信诈骗相似,但由于目前网络购物盛行,收取包裹已成为一种日常行为。   在冒充法院、冒充公安局等诈骗方式被群众熟知的情况下,该诈骗方式更具欺骗性,请广大网友注意防范。   这是一起什么案子?犯罪分子如何实施诈骗?   台州市公安局宣传处冯常华警官说,事发昨天下午,椒江洪家街道。   被骗的市民姓姚,23岁,平时喜欢网购,经常收到一些邮局和快递公司的包裹。昨天下午,小姚接到一条短信,“您好,姚XX,寄给您的快递经过邮局检查,发现藏有海洛因,已经被区禁毒大队收走,内另附一张银行卡,也需要冻结。”   小姚慌了,谁给我寄毒品啊?   摸脑袋想了一圈,小姚越想越害怕,赶紧回拨过去,对方声音还算标准,字正腔圆,告诉小姚,你网购的银行卡可以泄密资料了,需要赶紧去转移资产。   按理说,这时候,小姚应该有所察觉,毕竟要动银行卡。但因为前面包裹藏毒的噱头,让他害怕,慌乱之下他听信又一名“公安人员”的话,跑到ATM机前操作。   一个确定键,小姚卡上8000元被“安全转移”到指定账户。   回到家里,等理智下来,小姚越想越不对劲,回拨电话,此时已经无人接听。   给小姚发短信的号码是“15685030494”,为贵州都匀的联通卡。   小姚跑到洪家派出所报案,此案被警方刑事立案。   冯常华警官说,以前的诈骗短信,是以直接洗黑钱银行卡消费安全等为借口,现在加入“包裹有毒品”这么个噱头,很容易让小伙子乱了阵脚,进入了圈套。   省公安厅指挥中心也接到各地不少诈骗案例,但“包裹藏毒”诈骗,在我省,还是第一起。浙江省包括协查统计的案子中,“包裹藏毒”最早一起协查是去年10月份,发生在江苏的案例,此后,一直以“法官传票”诈骗短信案例居多。   这一新型诈骗方式,在广西、江苏、福建、山西等地均有出现。警方也表示,将通过微博、短信、公安手机报等方式,加大防范宣传力度。

    05/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