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舆情

福建平和局投递员老林的农资销售经

2010年07月12日来源:

在福建省漳州市,提起林四旗的大名,全市邮政员工都耳熟能详,因为老林是位名人。作为平和县邮政局投递员的他多次为漳州邮政争光,先后获得全国邮政系统劳动模范、福建邮政满意服务先进个人、福建省邮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如今,老林宝刀不老,在投递岗位上融入营销,自创农资销售“四法”,即感情投入法、建档法、以物换物法、赊欠法,销售业绩斐然。今年以来,老林抓住蜜柚施肥旺季,销售复合肥82.2吨,实现差价收入5.8万元,个人销售农资收入占平和县局员工销售农资收入的1/4。

感情投入法

所谓感情投入法,就是真诚地对待朋友、服务百姓,这样别人也会真心地对待你。“三农”营销最大的困难就是农民的不信任。而老林在多年的工作中,日渐建立起自己的朋友群,与老百姓关系融洽,深得百姓的信任。老林每天在投递过程中,坚持“多说一句话”,详细询问农户对化肥需求情况,认真登记。量少,老林在投递邮件时就用自行车携带投送;量多,他就集中好几个点,邮件处理完后,雇车投送。不管农户是买一袋、两袋,还是买一吨、两吨,他都不厌其烦地把农资送到客户指定地点,亲自帮客户卸货,有时他一天要卸十几吨,有时一批货送达20多处,经常回到家时天已经很黑,他累得筋疲力尽。他用亲力亲为的工作方式去感动客户,靠感情投入取胜。

建档法

在邮路上,老林的邮袋不仅有报刊、邮件、农资产品等,还有几本略显破旧的笔记本,老林说那些是他的“宝贝”。邮袋背到哪儿,笔记本就跟到哪儿。翻开那些“宝贝”,只见里面写得密密麻麻,详细地记录着投递段上农民朋友的个人资料,目前已经登记了582户农户资料。资料上有联系方式、经济来源、用邮需求等,对于种植大户,他还详细记录了主要种植物、种植面积、何时购买农资、主要农资需求等等。老林说,通过这些“宝贝”,他就能知道张家什么时候还要购买农药,李家平时主要施何种肥,便于及时上门配送、营销。闲暇时,老林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建立客户档案资料,这个习惯从他踏上投递岗位算起,二十几年来一直坚持着。他认为,建立客户档案的好处在于,能够掌握客户的一般情况,便于对客户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回访,有利于下一次的营销,以达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目的。

以物换物法

所谓以物换物法,就是要因人而异,主要是针对村里的小商品食杂店。当老林上门推销农资,别人反映价格贵时,他灵机一动,先向店主购买烟、大米等自己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再向店主推荐农资,这样店主心里平衡点,就会购买农资。当然最终的目的不是跟店主“换”,而是通过店主来扩大宣传,每天都有邻居来购买一些生活用品,进进出出的人很多,通过店主的宣传,增大了邮政农资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赊欠法

赊账购买农资是目前农资销售的一种“传统习惯”,在他的工作当中也不免出现这种情况。什么人该欠,什么人不该欠,他心里清楚,能欠多少他心里也都有个数,一些亲戚朋友确实周转不过来,他就自己先垫付农资货款。老林在邮路上也建立了自己的“小仓库”,其实这些“小仓库”是建在朋友的家里,间隔几个村庄就有个“小仓库”,老林把农资产品寄放在朋友家里,方便投递途中进行配送。

老林个头敦实、笑容憨厚、话语不多,一看就知道是位朴实的闽南汉子。他的农资销售“四法”目前正在全市邮政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