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舆情

北京中心局打造企业领军人才队伍

2010年07月12日来源:

郭维祯(左二)与同事们交流作业技巧。

作为职工素质工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鼓励员工岗位成才已推行多年,但如何通过有效机制促使其落到实处?如何带动和激励更多员工自觉融入企业人才的梯次培养进而打造c队伍?北京邮区中心局近年来一直在摸索。

2008年12月25日,首批两名“首席转运员”在北京中心局诞生。今年4月29日,北京中心局共有14名分别来自分拣、运输等各个工种、环节的员工被聘为中心局第一批“首席员工”。

在任何行业,“首席员工”都是专业技术和生产操作岗位中职业技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员工,是专业技术和生产操作岗位的中坚力量。北京中心局获得“首席员工”称号的员工中,既包括参加全国邮政行业特有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个人名次的全面型业务能手,也包括在很多工种环节上“有绝活儿”的业务尖子。涉及工种的广泛、评选的严格公正,使“首席员工”评聘活动成为推动中心局职工素质工程的有效载体。

精心组织 争当首席

2009年底,北京中心局参照第二届全国邮政通信特有技能竞赛的比赛规模,成立了“首席员工”评聘考核管理领导小组,精心筹划“首席员工”评聘工作,指定专人拟订各个岗位实操考核的评分标准、评分细则,各单位教育干事按照要求制作各岗位考核道具。2010年年初,中心局2009年度“首席员工”实操考核、业绩展示工作拉开了序幕。

这次“首席员工”的实操考核申报岗位包括挂信分拣、转运接收、邮件押运等8项,几乎涵盖了所有内部处理工种的工作内容。来自中心局基层单位的36名通过基本资格审核的职工,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进行相应的业务技能考试,成绩优秀者通过综合评定后,将被聘为2009年度的“首席员工”。“业务技能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只成功了一半,在我们的‘首席员工’评聘中,中心局生产处初评成绩和业绩展示成绩在综合评定中占较大比重。”中心局人事教育部主任包强说。

今年1月21日,在“首席员工”评聘答辩会上,参加评聘的员工通过演讲和视频展示了对“首席员工”评选的认识、个人的主要工作业绩以及对今后工作的展望,并回答了考评组的提问。

“这次参加中心局‘首席员工’评聘的都是全局各工种的业务精英,无论是业务技能考试还是综合评定都比我参加‘首席转运员’时的竞争要激烈。”曾被聘为邮件转运处首批“首席转运员”的乔京说,“尤其是刚刚参加完全国邮政通信特有职业技能竞赛集训的同志,业务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2009年年初,北京中心局作为北京市公司的参赛代表单位,全力备战全国邮政通信特有职业技能竞赛,通过层层选拔,分拣工种和转运工种各前10名选手进驻北京邮政培训中心,进行集训和继续选拔。2009年9月20日,第二届全国邮政通信特有职业技能竞赛开赛,中心局选派的6名选手不负重托、奋勇拼搏,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三、分拣员职业团体和转运员职业团体总分第三的优异成绩,展示北京邮政的良好形象。这6名参加大赛的选手也直接被聘为中心局“荣誉首席员工”,并享受“首席员工”待遇。

引领发展 做好首席

“首席员工”评选活动为生产一线苦练技能、岗位建功的职工搭建了一个实现理想的平台,所带来的荣誉感与责任感也充分调动了职工全力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评上‘首席员工’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更加艰巨的任务在后面,要以更新、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标杆作用,带动身边更多的职工成为业务能手、业务骨干。”被聘为转运库房处理岗位“首席员工”的郭维祯表示,在获得荣誉的同时也感到了较大的压力。

郭维祯17年前自家乡河北来到北京务工,他从简单的接发邮件干起,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熟练掌握了邮件转运工种几乎全部作业环节的技能,从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人员成长为企业的优秀业务人才。在备战全国邮政特有职业技能竞赛中,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训练,最终取得理论第三名、全能第12名的好成绩,并荣获集团公司授予的“业务技术能手”称号。郭维祯还接收了4个徒弟,将自己多年来实践总结的技艺和心得无私地传授给他们,为邮政企业增加了实力与后劲。如今,郭维祯的4个徒弟中有的被市公司转为聘用工,有的还和他一同被聘为中心局“首席员工”,在各自的生产岗位上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

“首席员工”实行挂牌上岗,其重要职责就是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避免技术保守形成“技术孤岛”。作为“首席员工”,就是要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劳动技巧和技术要点传授给其他员工,促进工作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包刷处郎文光通过不断摸索、细心研究,总结出一套简单、易学的扎袋技巧,并将“快速扎袋法”在日常工作中加以灵活应用,在员工中展示、推广,大大加快了扎袋的速度,使工作效率提高了20%。

中心局“首席员工”制实施后,在推动全局开展业务学习、业务练功的活动中产生了很好的示范带头效应。员工们眼前有了生动形象的示范榜样,这既是职工学习业务的良好契机,也是提高生产质量的有效措施。

实现双赢 依靠首席

“首席员工”出现在邮政企业,在某种意义上打破了新的“大锅饭”,为企业建设一支适应现代邮政发展的高素质队伍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这种以选拔业务尖子为“首席员工”的比赛成为中心局职工素质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开展了13年的“业务标兵、业务状元”技能竞赛活动为依托,同时又在此基础上对竞赛项目的设置、竞赛程序、竞赛方法等诸多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最终将各岗位中最优秀的员工聘为“首席”,形成不同层次的人才队伍和全新的激励机制。

对于获得“首席员工”称号的员工,中心局还为其颁发证书,一次性奖励2000元,并在任期内每人每月增加津贴500元。同时,“首席员工”在任期内优先享有疗休、培训、学习和提拔的机会。中心局“首席员工”不搞终身制,“保质期”为一年,这样既有利于激励员工学技术、学业务、创业绩,又促使其在各方面不断提高。未获聘的员工也能看到自己的差距,通过向身边人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争取早日当上“首席员工”。

“培养和造就复合型和知识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需要机制创新的支撑,‘首席员工’是一种高素质员工的培养机制,更是为企业持续发展积蓄力量的活动载体,员工素质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双赢的关系。”北京中心局局长赵赳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