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老城区30万户居民信报箱“扩容”
2010年07月13日来源:门缝中塞进一封信,奶箱、报箱四处乱挂,这种现象将成为过去。今年底,武汉市30万户老城区居民,都将用上新一代的信报箱,不仅信件可以入箱,报刊、消费账单、水电费单据及牛奶统统被“收编”,有了安身之处。
2010年,“惠民信箱”建设工程被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拟为市民办的十件实事,投入资金达1554.71万元。记者从昨日全市惠民信箱工程推进会上了解到,全市老城区里,三层以上楼房未装信报箱的总数为65万余户,今年将补装30万户,剩下的将陆续推进。
信报箱容积更大
6月起,新一代信报箱陆续走进了江汉区、汉阳区及江岸区等部分老社区,目前已安装2.5万口。
昨日,记者在电力社区及江北园丁苑小区看到,新信报箱扩容了,箱子的规格为:长34厘米,宽12厘米。信函、报刊、水、电、煤气、有线电视通知单及牛奶瓶均可入箱。箱体呈邮政绿,每户的门牌号都标在箱体上,不少箱子都配有遮雨棚。
钥匙丢了可补
邮政部门人士称,邮政信报箱只是种习惯叫法,叫不叫邮政信报箱,不是关键,不再是邮政一家专用,也不是问题。关键是让市民的信件、单据等有接收的地方,不致于贴在门上、塞在门缝里,以免丢失或损坏。
据了解,信报箱的钥匙将由物业统一发放。市民使用期间若丢失了钥匙,可拨打箱体上的热线电话,信报箱厂家会送来钥匙。两年内,补遗失的钥匙及维修信报箱都是免费的。
后续服务待完善
信报箱投入使用后,就怕成牛皮癣的“新阵地”。会上,邮政部门指出,各种小广告恐怕会缠上干净的信报箱,送报员偷懒在箱体上作记号,水电费单据门上随手贴等,需要相关部门督促一线人员养成好习惯。
还有市民称,要给送奶员配把钥匙,其中的私人信件隐私怎么保护?有市民建议,如果能隔离出一块专门放牛奶,就好了。
另外,湖北省建设厅和省邮政管理局曾联合发文:武汉市2008年9月以后新建成的城镇居民楼房、住宅区必须自建信报箱;2008年9月以前建成,没有信报箱的住宅区要逐步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