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舆情

首页 > 热点新闻 > 快递舆情
  • 韵达河北分公司发起“守望马吉米”募捐活动

    近日,韵达速递河北分公司在总部的号召下发起“守望马吉米,爱心一加一”的爱心募捐活动。活动一经发起就得到了河北分公司全体员工的大力支持,大家积极奉献爱心,将善款投入到募捐箱中,在短短的半小时内共筹集善款近7000元。 据悉,“守望马吉米,爱心一加一”由韵达速递总部公益团队发起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将携手腾讯公益、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实践中心“守望马吉米,让爱1+1”暑期志愿团队,共同助力马吉米,为当地及周边的孩子们送上爱心。

    2016-06-22
  • 河南郑州铁路局携手地方物流企业共谋发展

    5月以来,郑州铁路局创新以物流公司为合作伙伴的货运营销模式,发挥各自优势,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路企双赢。 郑州铁路局组织营销小分队深入郑州周边物流园基地,从市场背景、运输价格、成本和收益等7个方面开展市场调研,详细了解中通、大智等地方物流公司承运货物的流向、品名、运费等信息;组织召开地方物流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共同分析探讨 “两端”运输、 “中间”运输中存在的优势和短板,介绍铁路货运新政策,积极寻求合作共赢之路。 该局积极适应新图运输特点,统筹安排调车、装车、卸车、取送等作业环节,统一调配全局运力,压缩待装、待卸等非生产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满足货物运到时限要求。 郑州铁路局在官方微博、微信中开设 《在线交流》 《疑难解答》等专栏,及时回复地方物流企业咨询,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彰显合作诚意。目前,郑州铁路局已与利海物流有限公司、中宝运通代理有限公司等5家地方物流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新增批量零散货物运量占全局批量零散货物运量的20%;正在推进的依托地方物流公司揽货、依靠铁路运输的胶合板、耐火材料、膨化食品等项目,月增运量3000吨,实现运输收入31.5万元。

    2016-06-21
  • 重庆冷链物流发展项目获2亿元资金支持

    日前,重庆市通过中央财政支持2016年冷链物流发展项目评审,将获2亿元中央资金支持,重点进行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推广应用冷链物流标准、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能培训等。 据了解,此次重庆市商委会同财政局积极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通过认真制订方案、精心收集项目、细心整理资料等,最终通过商务部、财政部专家评审。 重庆市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市将利用该项目资金,用两年时间推动冷藏冷冻类农产品、食品冷链流通率提高30%,冷链运输率提高10%,流通环节损耗率下降20%;推动解决冷链物流发展“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和“断链”等问题,逐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衔接紧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提高冷链物流总体发展水平和效率,形成全国冷链物流骨干网络和长江上游地区冷链物流中心。

    2016-06-21
  • “十三五”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六大战略重点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物流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重要时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海口市人民政府联合专题举办“中国物流发展与形势分析会”,主要目的是:汇集众智,分析研究当前物流发展新形势,把握物流发展新趋势,凝聚共识,共商物流发展新对策。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全球经济结构性矛盾没有明显改观,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缓慢,新兴经济体增长出现回落。一些国家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中寻求政策平衡,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再工业化”战略引导资本回流,国际贸易增长乏力,深刻影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对我国外部发展环境带来深远影响。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等政策,宏观经济与物流运行呈现积极变化,概括起来就是“一稳、两升、三改善”。一是开局平稳。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1—4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5.9%,增速同比回升0.4个百分点,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增长6.4%,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二是经济预期和价格有所回升。从先行指标看,3—5月份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50%和53%,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4-5月份稳定在54%以上,社会对经济运行的积极评论明显增多,研究机构相继上调了经济增长预测值。从价格看,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指数、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最近三个月比年初均有明显回升,价格回暖是经济企稳的重要标志。三是市场需求、企业效益和经济结构有所改善。从需求看,制造业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保持在50%以上,均高于去年同期,物流业新订单指数连续三个月回升。从企业效益看,前四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5%,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利润同比回升34.9%,重点物流企业很多实现了扭亏为盈。从结构看,制造业领域高新技术和消费品行业增长要快于高耗能行业,服务业领域中,与旅游、信息和网络消费相关的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高位水平。从物流来看,快递快运和供应链物流快速增长。 总的来说,当前有利条件在聚集,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信号在增多,但处于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物流业仍然面临不少问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能力不够矛盾交织;社会物流成本仍然较高和企业盈利能力低问题突出;物流基础设施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物流需求增速放缓,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市场环境和诚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体制机制约束依然明显,制约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有些迟迟不能出台,已出台的政策难以真正落地。 在看到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常态下物流业面临的诸多红利。 一是技术进步的红利。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我国物流技术应用程度显著提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物流业务深度融合,提升了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创新创业的红利。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物流企业通过战略格局、组织模式、运作流程、服务规则、技术标准等一系列创新,不断突破原有“路径依赖”,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三是消费升级的红利。随着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乡之间单向物流现状正在改变,双向物流需求逐步释放出来,农村物流潜力巨大。随着消费从温饱型、数量型向多元化、个性化转变,对物流服务的精细化、响应度和一体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四是扩大开放的红利。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战略,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发展,努力推进以我为主的全球化进程,构建东西贯通、南北通达、内外互联的商贸物流网络,西部和边疆地区将成为物流开放新高地,交通枢纽城市成为关键物流节点,物流通道沿线将催生更多的物流需求。五是深化改革的红利。近年来国务院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降低了企业成本。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区”,越是打破原有制度藩篱,越是能够释放出改革的红利。六是大数据资源的红利。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生产、消费和物流活动产生了海量数据,已经成为社会战略性资源,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物流活动将产生重要影响。 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国物流业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面对一系列严峻挑战和战略机遇,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将稳步提升,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预计“十三五”时期,行业增速将继续保持趋稳放缓态势,物流业进入以转型升来源:北方企业新闻网级为主线的发展新阶段,逐步从追求速度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加强供给侧改革,把握发展新红利,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发展将聚焦“高效、集约、连通、创新、协调和改革”等六大战略重点。 一是打造高效物流服务体系。效率提升替代成本降低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的着力点。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装备设施,增强物流的自动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减少各种闲置、库存、冗余等浪费现象,通过效率提升降低产业链物流成本。 二是引导物流集约发展。通过整合优化实现集约发展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特点。要充分利用兼并重组、平台整合、联盟合作等多种方式,整合分散物流资源,促进市场优化配置,提高市场集中度和行业盈利水平。 三是实现设施连通、网络互通、信息畅通。连通性是物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要抓住多式联运发展机遇,推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货运的网络对接和业务衔接,充分利用多种运输方式,降低综合运输成本。要着眼实体网络平台和虚拟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网络共享、业务共享、信息共享,倡导形成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局面。 四是创新物流组织方式和运营模式。创新是行业转型升级不变的主题。要推行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无车承运等多种运输组织方式,加强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要重点发展精益物流,优化重点产业供应链,促进物流业与相关产业联动融合,努力寻找行业发展新动力。 五是统筹区域、国际、国内物流协调发展。要着力打造国内物流服务网络,提升区域物流服务水平。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要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和兼并重组,提升国际物流服务能力,加快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2016-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