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共享平台 创新体制机制 提高交通物流融合发展质量与效率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要求“推动交通物流一体化、集装化、网络化、社会化、智能化发展,构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新体系”,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思路、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把握发展机遇,迎合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大趋势,顺应新的发展要求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交通运输是物流的基础环节和依托载体,二者密切关联、有机结合、协同联动、相互促进,对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交通、物流、互联网联动融合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和大势所趋。当前,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度融入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提升全球产业价值链地位的关键时期,产业跨界融合和资源整合共享趋势凸显。加快综合交通、现代物流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联动发展,高效串接产业链各部门、衔接供应链各环节、打通运输链各节点,有利于促进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实体经济结构优化、降本增效;有利于加快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更好支撑农业、工业、服务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有利于支持企业“走出去”,深度融入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提高国际竞争力,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交通运输与物流整体效率,改善产业运行环境,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和新增长点,拓展发展新空间,提升经济综合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与物流快速发展,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功能显著提升。交通物流衔接融合的基础网络初步形成,江海、陆海等多式联运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效果日益显现,公路港、电商物流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提升了交通、物流效率。但交通、物流与信息技术融合不足,支撑保障实体经济高效运行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突出表现为交通枢纽与物流园区布局不衔接,多式联运和供应链物流发展滞后,运输标准化、信息化、规模化水平较低,交通物流链式流程不畅,“最初和最后一公里”尚未打通,服务未能实现“一单到底”,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不足,共享服务平台缺失,“信息孤岛”问题突出,产业发展环境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协调,市场诚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共享平台、体制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交通、物流、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亟待有效解决。为此,需要把握经济调结构、转方式带来的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机遇,积极迎合国内外交通物流融合发展趋势,顺应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发展新要求,以构筑资源共享平台和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提高交通物流融合发展质量与效率。 二、构筑共享平台,以“互联网”为纽带,实现交通与物流资源高效利用 整合信息资源、链接服务资源、集聚管理资源、拓展社会资源,加快构建资源共享、高效配置的交通与物流服务运行平台体系,是推进交通与物流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交通、物流总体仍处于各自为政,分离、分割、分散式发展状态,尽管政府、企业都高度关注资源整合和要素共享,部分区域、领域也由政府或企业搭建了一些社会化或专业化的资源整合平台,如上海航运交易所、菜鸟智能物流骨干网等,拥有各类互联网平台超过2000个,各类移动终端应用近300个,但总体来看规模小、分布散、功能不完善,各主体、各地区、各企业、各平台之间标准不对接、接口不统一、设施不共用、信息不互通、资源不共享。 要推动交通与物流深度融合,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真正构筑形成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开放共享的平台体系。 一是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由政府推动,企业、行业组织共同参与,整合现有资源,建设国家交通与物流共享服务平台。该平台的主要功能,首先是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要做到“三个对接”,既对接铁路、航运、航空等国有大型运输与物流企业运作平台,统一标准、企业赋码、平台汇聚,实现“一单一码、电子认证、绿色畅行”;也对接社会化企业经营平台,引导结合自身实际对赋码货物提供便捷运输;还对接交通、物流、信用、金融、公安、工商、税务、海关、边防、检验检疫等系统,提供一站式服务。其次是促进公共数据交换共享,发挥平台对接相关部门、重点企业已有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换通道作用,并强化与国际标准、规范信息交换的标准和接口等对接。再次是提升大数据对决策的支撑能力,加强大数据分析利用,汇集形成面向社会开放的交通物流“大数据”库,挖掘应用数据资源,提高宏观经济监测、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物流仓储分布、产业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二是鼓励交通与物流企业拓展专业化平台的社会服务功能,推进“平台+物流交易”“平台+供应链协同”“平台+跨境电商”“平台+金融保险”等多种合作模式,与国家共享服务平台合作共建,实现信息交换、数据共享、一体服务。首先是重点支持社会资本有序建设综合运输信息、物流资源交易、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等专业化经营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交易撮合、线路优化、仓配管理、追踪溯源、数据分析、担保结算、融资保险、信用评价、客户咨询等服务,引导线上线下多点互动运行和协同运作。其次是推动跨境交通物流及贸易等专业化平台融合整合。重点以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为导向,推动跨境交通、物流及贸易平台整合衔接与融合发展,实行“单一窗口”制度,构筑联合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新模式,鼓励跨境物流平台通过委托代理、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在海外拓展服务网络,增强电商跨境服务能力。 三是强化跨平台资源共享共用,加强对各类平台的监督管理。首先是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重点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建立公共数据互换制度,提供物流信息标准建设、交换管理、行业公共信息收集与维护、国内国际信息合作交流等服务。推进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主体等开展互联应用服务,构建合作共赢机制。其次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交通物流公共数据,依托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汇聚行业协会、专业化经营平台数据资源,形成行业相关主体诚信档案,建立实施“红黑名单”制度和机制,对失信企业予以预警警示、惩戒和淘汰等处理。 三、创新体制机制,积极营造交通、物流、信息融合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 完善体制机制、技术标准和政策保障,构建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是促进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推动交通与物流深度融合,必须在体制机制方面下大力气,真正营造有利于交通、物流、现代信息以及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 一是理顺制度框架。首先是强化部门间衔接协调。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区域之间的政策协同和监管协调,充分发挥既有部际联席工作会议等制度的协调作用,研究协调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规划、政策、标准等重大事项,促进政府、企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信息公开与共享。其次是统筹规划建设。围绕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形成统一协调机制,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筹运营,推进“多规合一”,加强交通、物流设施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 二是营造市场环境。建立健全符合市场规律和行业发展规律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强执法力度,维护市场公平。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市场结构,支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发展。在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申办资质证照等方面,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抓紧研究出台无车承运人资质条件。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惩戒机制,加大违法违规的惩戒力度。加强安全监管,重点加大公路超载整治力度。 三是强化政策支持。以打破条块分割、地域歧视、企业垄断为重点,系统梳理、修订、完善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通过政策法规约束主体行为。合理界定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公益属性,加大财政性资金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共享服务平台构建、节能减排车辆更新、绿色包装补贴及公共服务产品提供等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完善“一单制”相关配套政策和管理办法。完善物流企业、无车承运人以及个体运输户代开发票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标准化装备制造推广等。 四是完善技术标准。加强产品生产、流通等全链条设施设备标准衔接。加快修订完善物流园区等设施建设标准与规划。建立共享服务平台标准化网络接口和单证自动转换标准格式。完善交通物流服务标准,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操作安全性。完善全社会物流统计核算指标和标准等。
2016-07-18 -
招商局物流供应链集成服务项目落户无锡
7月13日,招商局物流集团与无锡高新区签署项目合作协议,计划投资6亿元建设物流供应链集成服务项目。至此,高新区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53 家。市长汪泉会见了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外运长航董事张锐一行,并出席项目签约仪式。市政府秘书长叶勤良参加活动。 汪泉对项目的签约表示祝贺。他说,招商局集团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大型央企,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蛇口工业区,并创办了新中国第 一家商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业务涵盖金融、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及房地产开发等领域。招商局物流集团是招商局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在国内物流 服务商中排名前三,客户群中80%为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物流网络遍布全国700多个城市。无锡处于长三角的几何中心,对外交通发达,制造业 门类较为齐全,发展现代物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无锡正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发展 新高地,希望与央企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张锐感谢无锡市委市政府对招商局物流集团在锡发展的关心支持。他表示,无锡一直走在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前列,发展势头良好。希望物流供应链集成服务项目能在无锡结出丰硕的果实,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央企应有的贡献。
2016-07-18 -
中国快递协会召开第四届京交会快递服务板块总结表彰大会
7月12日下午,中国快递协会在京召开第四届“京交会”快递服务板块总结表彰大会,并授予21家单位“最佳组织奖”和“优秀组织奖”。国家邮政局刘君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首先宣读了国家邮政局马军胜局长和刘君副局长对协会京交会工作总结的批示,局领导对京交会快递服务板块各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惠德对第四届京交会快递服务板块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协会副秘书长杨骏宣读了京交会组委会发来的感谢信和快递协会对参与单位的感谢信。 最后,大会宣读了协会表彰决定,刘君副局长和李惠德常务副会长向21家企业颁发了“最佳组织奖”和“优秀组织奖”的荣誉证书和奖杯。
2016-07-15 -
国家公布首批29家示范物流园区 浙江3家物流园区入围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建部联合对首批29家示范物流园区授牌。浙江省发改委表示,浙江省杭州传化公路港、嘉兴现代物流园、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等3家物流园区获牌。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省物流业发展持续创新,总体实力快速提升,物流园区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发展领先地位。2014年11月,省发改委联合省国土厅、省住建厅下发了《浙江省级物流示范园区评定工作暂行方案》,并开展首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认定工作,公布了杭州传化公路港、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等8家省级示范物流园区。 浙江省选择目标设置合理、提升空间较大、功能配置完善、投资运行高效、示范效应明显、商业模式创新的园区,作为提升发展试点,引领全省物流园区科学健康发展,为争创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奠定基础。 同时,义乌内陆口岸场站物流园、衢州工业新城物流园区、绍兴港现代物流园、嘉兴港区综合物流园、富阳传化公路港、菜鸟网络金义园区等6家物流园区被评为2016年国家优秀物流园区。
2016-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