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尔快递推出“雷霆行动”发力全境配送
为加快实现全境派送,速尔快递7月中旬推出“雷霆行动”,对承诺派送区域进行行为规范,严厉打击、整治假报超区、乱收费现象。 速尔快递的主要优势区域为华南、华东,近两年开始向全国拓展网络。例如今年4月份在北京进行了大规模招商,并为加盟商开出了“赠送大礼包、交加盟费送预付款”等优惠条件。尤其是在今年6月份获得融资后,速尔快递向全国拓展网络的速度加快,包括在新开通30条省际干线,改(扩)建华南、华中、华北转运中心等。此次速尔快递推出“雷霆行动”,将对其全境配送起到规范作用。
2016-07-21 -
全国首期商贸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高级研讨班在重庆举办
7月15日—18日,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主办、重庆市商业委员会协办的全国首期商贸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高级研讨班在重庆成功举办。 全国各地的商务、财政、研究机构和企业等150余人参加了研讨班培训。研讨班上,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张祥副巡视员对商贸物流发展和标准化建设进行了政策解读,介绍了全国商贸物流标准化试点建设的做法,对下一步工作打算进行了讲解,提出托盘标准化在商贸物流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希望各级商贸部门和广大企业抓好分级引导,抓好试点推进,善于探索和总结经验,切实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市商委陈国华副主任在开班时代表市商委作了致辞。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林梦、中国仓储物流协会王继祥副会长、集保物流(中国)有限公司总监冯学刚、法布劳格(中国区)总经理张芸等就推动国际标准化物流和托盘循环共用体系建设、标准托盘与相关设施设备匹配、托盘信息化等相关内容进行授课并与学员互动研讨,解答企业在推进标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研讨班组织学员观摩学习了永辉配送中心托盘循环共用建设等有关情况。
2016-07-21 -
湖北省运输物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今年上半年,湖北省运管物流系统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目标,加快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道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道路运输服务质量,全省运输物流行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1—6月,全省运输物流行业累计完成投资66.63亿元,其中:客货(物流)站场建设35.96亿元、维修检测厂(场)站建设2.01亿元、城市公共交通建设5.77亿、营运车辆新增(更新)22.89亿元,为年度确保目标(90亿元)的74%,为年度力争目标(100亿)的66.63%。扣除统计口径等因素,同比增长64.2%。上半年,全省新开工站场物流项目20个,8个项目竣工投产。 货运(物流)站场建设投资大幅增长。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30.52亿元,为去年同期的近2倍。上半年,武汉捷利通达物流园、襄阳同济堂物流配送中心等13个项目相继开工,老河口市大通物流园、黄石市花湖物流中心等5个项目竣工投产,新增货物吞吐量1123万吨。 客运站场建设投资稳中有降。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5.44亿元,为年度确保目标(11.74亿元)的46.34%,同比下降7%。受规划、土地等要素制约,部分客运站项目进展缓慢。上半年,汉口客运中心等7个项目相继开工,汉口北客运站等3个项目建成投产。汉口北客运站站内的专用通道与城市轻轨无缝连接,极大方便了远城区群众在城市内外部交通之间的便捷换乘。经全面调查,全省14个火车站的广场片区配套建设有等级客运站,42个火车站配套建设有公交和出租车停车场。旅客转道路运输(含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换乘距离为581米,换乘时间为8分钟。 营运车辆购置(更新)步伐较快。1-6月,共新增(更新)客车858辆、14521座,新增(更新)货车2.83万辆、23.23万吨,累计投资22.89亿元。新增(更新)的客车主要投放于农村短途客运,货车以8吨以上的大型、重型车辆为主。 总体来看,上半年全省运输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快增长,对“稳增长、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站场建设中仍存在着新开工项目不足、客运站场项目建设进度缓慢、争取国家资金的综合客运枢纽和重点物流园区前期工作推进不理想等问题。下一阶段,将对照三年滚动计划(2016-2018年),查摆问题,认清差距,排出时间表,全力抓好项目前期要素落地,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二、道路货运(物流)生产小幅回升 上半年,全省累计完成货运量5.56亿吨、货物周转量1128.4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38%、3.01%,增速同比回落4%、3%。全省道路货运日运送货物能力达262万吨,道路营运货车单位周转量能耗下降率1.75%。 据高速公路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通行高速公路的货车车货总重5.38亿吨,同比增长2.28%,其中:一季度2.47亿吨、二季度2.91亿吨,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长17.8%,公路物流量呈稳步回升之势。 从运送货物种类来看,钢材、有色金属、汽车配件等大宗、工业品物流需求量趋弱,消费品特别是农副产品、食品、纺织品物流需求上升较快。 从货运(物流)企业生产总体情况看,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企业物流、整车物流、危险品物流降幅较大,零担物流总体持平,农村物流、小件快运(递)增长迅速。全省货运(物流)企业以“互联网+高效物流”为主攻方向,着力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加速企业升级、调整。 总体来看,上半年,货运(物流)行业发展呈现出三大明显特征:一是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或产业链延伸;二是物流+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发展迅速;三是更多物流衍生型服务企业应运而生。物流行业进入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发展时期,在共享经济、多元化发展、颠覆性创新发展背景下,传统货运物流企业必须顺应市场、洞察需求、立足自身加快资源整合,拥抱新技术、新模式。 三、道路客运生产低位运行 上半年,全省累计完成客运量4.7亿人、旅客周转量247.46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48%、1.7%,增速同比回落3%、8%。全省道路客运(含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日运送旅客能力6734万人次,道路营运客车单位周转量CO2排放量下降0.9%。 跨省长途、与铁路同线的跨市州班线运量降幅进一步扩大,如:恩施州800公里以上的长途班车大部分处于报停状态,宜昌长途客运站的客流量同比下降15.7%,窗口收入下降34.2%。从2016年春运、“五一”等节假日运输生产量情况看,道路客运在长距离运输中的竞争优势已不复存在。 县际及城乡短途客流较快增长。随着县域经济发展,县城至乡镇、乡镇与行政村之间的经济交流、人员往来日益增加,县乡之间的客运量增长迅速。与此同时,随着农村道路通行条件的持续改善,村镇之间的客运量也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总体来看,客运市场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高铁、城铁客运量快速增长;二是公路客运量呈现长途持续下降、短途稳步增长的趋势;三是私家车出行高速增长;四是依托“互联网+”购票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原有道路客运市场发展空间在竞争中不断被挤压。道路客运企业必须顺应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要求,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为主线,借助互联网等科技、信息手段,改进经营模式,提升服务与品牌。各级行业部门应该加快推进道路运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企业松绑,激发市场活力。
2016-07-21 -
江西全力构建“互联网+”高效物流体系
近日,江西省发改委表示,为促进江西省物流园区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物流服务能力,江西省将多措并举开展省级物流园区示范工作。 按照计划,预计到2020年,全省将分批评定若干个(按物流园区总数的10%左右控制)基础设施先进、服务功能完善、运营效率显著、社会贡献突出的示范物流园区,逐步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绿色高效的物流园区网络体系,并为申报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等奠定基础。 示范物流园区主要有五种类型 物流园区是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业集聚发展的平台。到2020年,江西省将分批评定若干个基础设施先进、服务功能完善、运营效率显著、社会贡献突出的示范物流园区。通过试点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物流园区建设运营模式,提升江西省物流园区整体发展水平。 据了解,江西省打造的示范物流园区主要包括货运枢纽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口岸服务型、综合服务型等五种类型。其中,货运枢纽型示范物流园区重点发展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提高货运效率,为国际性或区域性货物提供中转服务;商贸服务型示范物流园区重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物流组织模式创新,促进货源与车源信息的高效匹配,实现物流园区与服务对象的融合发展;生产服务型示范物流园区重点开展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满足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料供应与产品销售等物流需求;口岸服务型示范物流园区重点构建具备进出口货物转运、集散功能,服务于全球贸易、营销网络的物流支撑体系,满足国际贸易企业物流需求;综合服务型示范物流园区重点发挥综合性、多元化优势,促进多种物流功能互补、信息共享,满足城市和区域的规模物流需求。 多项政策保障物流园区建设 为了更好地推进物流园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投融资支持方面,江西省将建立示范物流园区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示范物流园区重大发展战略研究和政策协调,并加大对示范物流园区投融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优先支持示范物流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重大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和集疏运通道建设、物流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运输组织创新与合作等。同时,鼓励示范物流园区运营主体通过银行贷款、专项建设基金、发行债券、产业基金等多种途径筹集建设资金,支持示范物流园区及入驻企业与金融机构联合打造物流金融服务平台。 除此之外,江西省还将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允许示范物流园区内物流连锁企业在同一县(市、区)范围内实行“一照多址”,并允许分支机构使用省内总部取得的资质证书。实施“互联网+高效物流”行动,建设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支持物流龙头企业开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园区行动,加快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支持发展“无车承运人”、供应链物流等新兴业态。
2016-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