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不利于快递业发展—罗华
这些年来,随着快递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涌现,快递行业激烈的竞争在所难免,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逐渐有快递企业卷入低端价格战,而价格战是否利于快递市场发展?已经成为业内人士颇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在笔者通过一年多的客户调查及市场分析,发现价格战不利于快递市场的良性发展,并呼吁快递企业当务之急应提升品牌和服务,共同努力构建规范、有序、健康的经营环境。 目前广西从事快递服务的快递公司大大小小就有150家以上,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将有望突破5亿元,一个由国有、民营、外资和个体等多个经营主体、多种运输方式的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大部分快递小公司均以价格求生存,因此在快递市场上,最困扰消费者的就是面对较为混乱的价格应该如何选择。一些小型民营快递公司还苦苦在寻找客源上挣扎,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只要有利润,不惜降价竞争。看到你的公司降价了,我的公司也跟着降价,有的公司甚至于不计成本,不惜代价,把价格降到最低限度,从而造成了快递市场价格混乱的局面,并导致部分小型民营快递公司面临着关门的困境。 优胜劣汰是竞争法则。对快递市场来说,价格战火拼的结果只能是给快递市场带来负面影响,虽然客户享受了价格战所获得的暂时低价格。殊不知,这种做法是只图眼前、不看长远。诚然,价格战使广大客户享受到了暂时价格的优惠。但速递物流类业务的价格是由多个环节综合形成的,例如剔除员工工资、保险费用、车辆磨损、燃油费用等,真正的利润是相当微薄的。有关调查证实,从前几年的行业利润在50%~60%,到现在的20%~30%左右,快递业的价格正在变得透明化,由于燃油价格波动,运输成本的上涨,使价格战的前景不容乐观。其原因有:一、在价格战期间,各企业为生存发展、为保住和扩大快递市场份额不得不以牺牲利润为代价忍痛降价,当价格战使多数企业元气大伤、难以为继时,他们将无力再玩价格战这种低级竞争游戏,并想将价格悄然回升,终究是无力回天、覆水难收,反映了快递企业在商海沉浮中的一个侧影。二、客户在价格战期间享受的价格优惠往往是以牺牲产品质量和服务来换取的。企业在毛利本已经不高的基础上发动和参与价格战,必然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他们认为只有价格低廉的产品才能抢占市场份额,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必然使人员工资、员工培训、质量管理、揽投设施等费用受到影响,而这些费用的降低必然造成仓储环境差、质量管理差和投递服务水平低。三、从消费群体来看,选择快递就是看好了其快速、安全的理念。对于很多快递公司来说,这些年来不能及时送达,货物损坏时有发生,货物丢失也屡见不鲜,甚至还偶有货物被调包的事情传出。为此,价格战的背后,就是服务的不规范和快件安全的无法保障,再加上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管和赔偿制度有待完善等方面原因。所以,服务价值已成为品牌化快递企业强调的重点。 就广西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等几个中等以上城市的具有一定规模化快递公司来说,在竞争中已经从原来的靠价格争夺转向靠品牌和服务取胜。在笔者调查走访南宁、柳州、河池等城市中的100多个客户中发现,有78%以上的消费者要求的是价廉、快速、安全、服务优,低价只是消费者部分需求而非唯一需求。客户使用的快递业务目的是为了安全、便捷以及享受到优质的服务,而非仅仅是为了省钱。以优质的服务将邮件安全、迅速传递到用户手中是主要的需求,省钱是次要的需求。因此,从暂时的、表面的现象看来,消费者从价格战中获益,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价格战将危害消费者长远的、根本的利益,价格战不利于快递市场的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快递市场挑起的价格战如果蔓延和持续下去,不利于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加强运营质量管理,也不利于从根本上维护消费者利益。快递行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走良性竞争之路。要开展专业化经营,走质量、服务取胜之路;加强行业自律,制定和遵守游戏规则,保障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有序的快递市场竞争秩序;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
04/16.2010 -
优化产业政策环境 解决车辆进城难题
2009年9月22日,中国快递协会在河南登封召开全国快递协会负责人会议,各省(市、区)快递协会会长、秘书长参加了会议。 会议就如何解决快递车辆进城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广东、天津、吉林、湖南、新疆快递协会的领导重点介绍了开展此项工作的有益经验,各省(市、区)快递协会也针对当地工作进展情况发表了意见和建议。达瓦秘书长在会议总结讲话时明确提出,解决快递车辆进城难问题是中国快递协会2009年主要工作目标之一,各省(市、区)快递协会要做好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桥梁和纽带,主动向邮政管理局汇报工作,并取得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为解决快递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积极发挥作用。 随着快递企业的不断发展,快递车辆城市通行问题凸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快递协会要把解决重点城市快递车辆进城作为今后工作重点。目前,一部分城市已经解决了这一难题,也有的正在解决,希望各地快递协会尽快把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为快递企业办实事办好事。 要向天津、广东等省的快递行业协会学习。一是学习他们在当地邮政管理局的帮助指导下,为会员企业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作风,切实履行协会的服务职能。会员企业的困难就是协会的困难;会员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协会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协会的同志要树立解决问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学习他们如何与相关部门交流、沟通、协调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与经验。协会与政府、会员企业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要抓住《邮政法》实施的契机,积极与相关部门衔接并制订解决问题的配套措施。努力优化政策环境,释放产业发展的活力。
04/16.2010 -
新开6条线路 申通快递将加大西南市场投入力度
3月18日,在申通快递西南片区工作会议上,申通快递总裁奚春阳称,总公司将加大对西南片区的扶持力度,调整好西南片区的中转路由,让网点公司更好的发展业务。公司新开通了成都-贵阳、重庆-贵阳、昆明-贵阳、长沙-贵阳、广州-贵阳、深圳-贵阳的6条网络直达班车线路。 申通公司在会上要求西南片区各网点转变经营思想,加大硬件设施投入,积极开展经营业务,提高经营水平,加强员工培训,以更饱满的热情迎接上海世博会的召开。 会议同时要求各网点抓好开箱验视关,并在月底前签订好《世博安全任务书》。
03/26.2010 -
快递行业前景吸引投资 全线快速揽才
目前,快递行业可谓是十足的朝阳产业。但是,即便近两年迅速发展,如今全国的快递业务量还不到GDP的0.3%,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我国每年快递业务量约20亿件,发展空间巨大。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对相关人才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前景吸引投资 统计数据显示,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快递企业已经达到2000多家,而分支机构更多达5000多家,此外不少物流、运输企业也涉足快递业务。“如果把所有的企业都加起来,估计全国将有上万家具有营业资格的快递企业,如果算上那些未注册的小作坊,那数量可能会有几万。”资深咨询顾问范先生表示,虽然国内快递行业的增速惊人,炙手可热的网络经济更是不断催生全新的民营快递企业建立,但是目前快递行业也存在着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目前,快递行业内部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原来同城快递一单收费5元,现在变成了8元,虽然看似价格涨了,但其实快递的成本涨得更疯狂,我们快递员的收入也只能靠多接单,才能有所增长。”某民营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叶先生说。 快递行业在轰轰烈烈的价格竞争背后,面临着不少尴尬问题。价格战后,快递行业将可能迎来技术、品质的竞争,包括时效、安全、特色等,甚至是企业文化,客户有可能因为接受企业文化理念而选择其服务。 从业人员胡小姐表示,目前已经有不少海内外的投资者看好中国快递行业的发展前景,并注入大量资本。 法规抬高门槛 提到中国快递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新《邮政法》和《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实施,是一个绕不开的坎。据统计,目前中国邮政企业从业人员有70多万,再加上民营与外资快递企业,预计我国快递业有上百万从业人员。而随着新《邮政法》和快递企业出现积极要求许可准入,并加快加大硬件建设投资势头,快递业务量的增长也许将会迎来新一轮行业洗牌,行业格局也将进入修正阶段。 在本次新实施的《邮政法》中,新增有关快递业务的规定,并对邮政、快递行业的资费、赔偿与罚则等进行详细规定,引来不少规模较大企业的赞同。某著名快递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陈先生表示,新《邮政法》对快递行业的明确规定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在他看来,低准入的行业门槛造成目前行业内部鱼龙混杂,法律规定不仅能够规范行业、抬高入行门槛,更是对使用快递服务的客户的一种保护措施。 人才全面需求 虽然快递行业的入行门槛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降低。资深行业人士认为,快递行业其实是一个特殊的、十分讲究信用的行业,但是目前行业内合格人才的缺乏制约着行业健康发展,也使得快递行业成为客户投诉率较高的行业之一。 某快递企业的管理人员谢先生认为,目前,快递行业的“标准化”是各大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没有建立起标准之前,凭的是良心,这绝对不是什么管理企业的好法子。”谢先生认为,下一步快递业的竞争将是科学化、系统化、职业化的竞争。而这也加强了快递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无论是一线揽收、投递的业务人员,还是市场策划经营类中层管理人员,抑或是高级管理人员,快递企业的整个组织架构中,人才几乎全线告急,北京邮电大学、浙江邮电技术职业学院等专业高校的相关专业人才,近两年供不应求。 该行业具有区域管理经验的人才格外受欢迎。此外,包含质量管理、计划工程、路线优化、客服、时效对比、网络班车、区域管理、标准化操作等在内的管理体系的全面建立,也将使得相关人才受到行业的青睐。
03/26.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