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舆情

首页 > 热点新闻 > 快递舆情
  • 北京中心局打造企业领军人才队伍

    郭维祯(左二)与同事们交流作业技巧。 作为职工素质工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鼓励员工岗位成才已推行多年,但如何通过有效机制促使其落到实处?如何带动和激励更多员工自觉融入企业人才的梯次培养进而打造c队伍?北京邮区中心局近年来一直在摸索。 2008年12月25日,首批两名“首席转运员”在北京中心局诞生。今年4月29日,北京中心局共有14名分别来自分拣、运输等各个工种、环节的员工被聘为中心局第一批“首席员工”。 在任何行业,“首席员工”都是专业技术和生产操作岗位中职业技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员工,是专业技术和生产操作岗位的中坚力量。北京中心局获得“首席员工”称号的员工中,既包括参加全国邮政行业特有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个人名次的全面型业务能手,也包括在很多工种环节上“有绝活儿”的业务尖子。涉及工种的广泛、评选的严格公正,使“首席员工”评聘活动成为推动中心局职工素质工程的有效载体。 精心组织 争当首席 2009年底,北京中心局参照第二届全国邮政通信特有技能竞赛的比赛规模,成立了“首席员工”评聘考核管理领导小组,精心筹划“首席员工”评聘工作,指定专人拟订各个岗位实操考核的评分标准、评分细则,各单位教育干事按照要求制作各岗位考核道具。2010年年初,中心局2009年度“首席员工”实操考核、业绩展示工作拉开了序幕。 这次“首席员工”的实操考核申报岗位包括挂信分拣、转运接收、邮件押运等8项,几乎涵盖了所有内部处理工种的工作内容。来自中心局基层单位的36名通过基本资格审核的职工,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进行相应的业务技能考试,成绩优秀者通过综合评定后,将被聘为2009年度的“首席员工”。“业务技能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只成功了一半,在我们的‘首席员工’评聘中,中心局生产处初评成绩和业绩展示成绩在综合评定中占较大比重。”中心局人事教育部主任包强说。 今年1月21日,在“首席员工”评聘答辩会上,参加评聘的员工通过演讲和视频展示了对“首席员工”评选的认识、个人的主要工作业绩以及对今后工作的展望,并回答了考评组的提问。 “这次参加中心局‘首席员工’评聘的都是全局各工种的业务精英,无论是业务技能考试还是综合评定都比我参加‘首席转运员’时的竞争要激烈。”曾被聘为邮件转运处首批“首席转运员”的乔京说,“尤其是刚刚参加完全国邮政通信特有职业技能竞赛集训的同志,业务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2009年年初,北京中心局作为北京市公司的参赛代表单位,全力备战全国邮政通信特有职业技能竞赛,通过层层选拔,分拣工种和转运工种各前10名选手进驻北京邮政培训中心,进行集训和继续选拔。2009年9月20日,第二届全国邮政通信特有职业技能竞赛开赛,中心局选派的6名选手不负重托、奋勇拼搏,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三、分拣员职业团体和转运员职业团体总分第三的优异成绩,展示北京邮政的良好形象。这6名参加大赛的选手也直接被聘为中心局“荣誉首席员工”,并享受“首席员工”待遇。 引领发展 做好首席 “首席员工”评选活动为生产一线苦练技能、岗位建功的职工搭建了一个实现理想的平台,所带来的荣誉感与责任感也充分调动了职工全力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评上‘首席员工’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更加艰巨的任务在后面,要以更新、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标杆作用,带动身边更多的职工成为业务能手、业务骨干。”被聘为转运库房处理岗位“首席员工”的郭维祯表示,在获得荣誉的同时也感到了较大的压力。 郭维祯17年前自家乡河北来到北京务工,他从简单的接发邮件干起,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熟练掌握了邮件转运工种几乎全部作业环节的技能,从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人员成长为企业的优秀业务人才。在备战全国邮政特有职业技能竞赛中,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训练,最终取得理论第三名、全能第12名的好成绩,并荣获集团公司授予的“业务技术能手”称号。郭维祯还接收了4个徒弟,将自己多年来实践总结的技艺和心得无私地传授给他们,为邮政企业增加了实力与后劲。如今,郭维祯的4个徒弟中有的被市公司转为聘用工,有的还和他一同被聘为中心局“首席员工”,在各自的生产岗位上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 “首席员工”实行挂牌上岗,其重要职责就是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避免技术保守形成“技术孤岛”。作为“首席员工”,就是要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劳动技巧和技术要点传授给其他员工,促进工作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包刷处郎文光通过不断摸索、细心研究,总结出一套简单、易学的扎袋技巧,并将“快速扎袋法”在日常工作中加以灵活应用,在员工中展示、推广,大大加快了扎袋的速度,使工作效率提高了20%。 中心局“首席员工”制实施后,在推动全局开展业务学习、业务练功的活动中产生了很好的示范带头效应。员工们眼前有了生动形象的示范榜样,这既是职工学习业务的良好契机,也是提高生产质量的有效措施。 实现双赢 依靠首席 “首席员工”出现在邮政企业,在某种意义上打破了新的“大锅饭”,为企业建设一支适应现代邮政发展的高素质队伍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这种以选拔业务尖子为“首席员工”的比赛成为中心局职工素质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开展了13年的“业务标兵、业务状元”技能竞赛活动为依托,同时又在此基础上对竞赛项目的设置、竞赛程序、竞赛方法等诸多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最终将各岗位中最优秀的员工聘为“首席”,形成不同层次的人才队伍和全新的激励机制。 对于获得“首席员工”称号的员工,中心局还为其颁发证书,一次性奖励2000元,并在任期内每人每月增加津贴500元。同时,“首席员工”在任期内优先享有疗休、培训、学习和提拔的机会。中心局“首席员工”不搞终身制,“保质期”为一年,这样既有利于激励员工学技术、学业务、创业绩,又促使其在各方面不断提高。未获聘的员工也能看到自己的差距,通过向身边人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争取早日当上“首席员工”。 “培养和造就复合型和知识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需要机制创新的支撑,‘首席员工’是一种高素质员工的培养机制,更是为企业持续发展积蓄力量的活动载体,员工素质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双赢的关系。”北京中心局局长赵赳如是说。

    07/12.2010
  • 福建平和局投递员老林的农资销售经

    在福建省漳州市,提起林四旗的大名,全市邮政员工都耳熟能详,因为老林是位名人。作为平和县邮政局投递员的他多次为漳州邮政争光,先后获得全国邮政系统劳动模范、福建邮政满意服务先进个人、福建省邮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如今,老林宝刀不老,在投递岗位上融入营销,自创农资销售“四法”,即感情投入法、建档法、以物换物法、赊欠法,销售业绩斐然。今年以来,老林抓住蜜柚施肥旺季,销售复合肥82.2吨,实现差价收入5.8万元,个人销售农资收入占平和县局员工销售农资收入的1/4。 感情投入法 所谓感情投入法,就是真诚地对待朋友、服务百姓,这样别人也会真心地对待你。“三农”营销最大的困难就是农民的不信任。而老林在多年的工作中,日渐建立起自己的朋友群,与老百姓关系融洽,深得百姓的信任。老林每天在投递过程中,坚持“多说一句话”,详细询问农户对化肥需求情况,认真登记。量少,老林在投递邮件时就用自行车携带投送;量多,他就集中好几个点,邮件处理完后,雇车投送。不管农户是买一袋、两袋,还是买一吨、两吨,他都不厌其烦地把农资送到客户指定地点,亲自帮客户卸货,有时他一天要卸十几吨,有时一批货送达20多处,经常回到家时天已经很黑,他累得筋疲力尽。他用亲力亲为的工作方式去感动客户,靠感情投入取胜。 建档法 在邮路上,老林的邮袋不仅有报刊、邮件、农资产品等,还有几本略显破旧的笔记本,老林说那些是他的“宝贝”。邮袋背到哪儿,笔记本就跟到哪儿。翻开那些“宝贝”,只见里面写得密密麻麻,详细地记录着投递段上农民朋友的个人资料,目前已经登记了582户农户资料。资料上有联系方式、经济来源、用邮需求等,对于种植大户,他还详细记录了主要种植物、种植面积、何时购买农资、主要农资需求等等。老林说,通过这些“宝贝”,他就能知道张家什么时候还要购买农药,李家平时主要施何种肥,便于及时上门配送、营销。闲暇时,老林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建立客户档案资料,这个习惯从他踏上投递岗位算起,二十几年来一直坚持着。他认为,建立客户档案的好处在于,能够掌握客户的一般情况,便于对客户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回访,有利于下一次的营销,以达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目的。 以物换物法 所谓以物换物法,就是要因人而异,主要是针对村里的小商品食杂店。当老林上门推销农资,别人反映价格贵时,他灵机一动,先向店主购买烟、大米等自己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再向店主推荐农资,这样店主心里平衡点,就会购买农资。当然最终的目的不是跟店主“换”,而是通过店主来扩大宣传,每天都有邻居来购买一些生活用品,进进出出的人很多,通过店主的宣传,增大了邮政农资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赊欠法 赊账购买农资是目前农资销售的一种“传统习惯”,在他的工作当中也不免出现这种情况。什么人该欠,什么人不该欠,他心里清楚,能欠多少他心里也都有个数,一些亲戚朋友确实周转不过来,他就自己先垫付农资货款。老林在邮路上也建立了自己的“小仓库”,其实这些“小仓库”是建在朋友的家里,间隔几个村庄就有个“小仓库”,老林把农资产品寄放在朋友家里,方便投递途中进行配送。 老林个头敦实、笑容憨厚、话语不多,一看就知道是位朴实的闽南汉子。他的农资销售“四法”目前正在全市邮政推广。

    07/12.2010
  • 《问道武当》个性化邮票卷轴亮相世博会

    中国集邮总公司和湖北省集邮公司日前联合发行了表现武当太乙五行拳和武当三丰太极剑的特大型《问道武当》个性化邮票卷轴珍藏邮品。该卷轴已被湖北省政府上海世博会组委会指定为湖北馆主要礼品。 《问道武当》个性化邮票卷轴全套分武当太乙五行拳、武当三丰太极剑两个篇章,由两版80枚特殊版式的和谐个性化邮票主图组成,附图选取武当武术领军人物、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当武术代表性传承人——赵剑英女士指定的64式拳(剑)演练图,整体巧妙构成“和”、“谐”两字,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武当文化相映生辉,并且对照邮票附图图案可以完整地练习武当拳、剑,深受海内外武术爱好者的喜爱。该套个性化邮票宽50厘米、高77厘米,采用传统书画挂轴装裱工艺制作,异型规格和制作工艺均为全国邮政首创。

    07/12.2010
  • 上海世博会山东活动周启动 系列邮戳亮相志庆

    上海世博会山东活动周于7月8日至12日举办,山东邮政相关市局联袂推出了系列邮戳。这组邮戳突出了山东馆三大看点,即标志性、文化性和象征性的主题,体现了山东的开放进取精神。 此次推出的系列邮戳包括“鲁班锁”戳、“孔子像”戳、“花如意”戳。由济南市邮政局提供的内嵌鲁班锁、上海世博会会徽、吉祥物和中国邮政标志的“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纪念”邮政宣传戳,由曲阜市邮政局提供的图案为一本硕大的《论语》和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绘孔子像的“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参观纪念”邮政宣传戳,由莱芜市邮政局提供的内嵌山东馆外形和中国吉祥物“如意”的“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参观纪念”邮政宣传戳,由高密市邮政局提供的中间图案为清代扑灰年画“姑嫂情”、两侧分别为“泥塑叫虎”和剪纸“镇宅虎”的“‘高密三绝’参与上海世博会纪念”邮政宣传戳同时亮相世博会山东馆。 为配合山东活动周启动,7月8日,上海世博邮政支局、上海世博主题馆邮政所同时启用纪念邮戳1枚。纪念邮戳主图为海岱交融的山东馆外形,两边饰以上海世博会会徽和吉祥物“海宝”,上方突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并注以“2010.07.08中国上海”和2010.07.08—12等字样。

    07/12.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