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舆情

首页 > 热点新闻 > 快递舆情
  • 海航天天快递客服部参加2011中国呼叫中心与BPO大会

    大会现场 4月12-13日,2011中国呼叫中心与BPO(业务流程外包)年度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海航天天快递客户服务部副总经理刘娜、培训主管郑丽红、查询中心经理雷修艳、投诉受理中心经理柏青、仲裁中心经理陆玉凤先后参会。                据悉,此次大会由呼叫中心与BPO行业著名媒体主办,汇集了来自全国乃至全亚洲范围内的呼叫中心与BPO权威专家学者,荟萃了来自专业IT厂商、金融、电信、制造、消费品等行业的领袖及专业人士,规格高端,影响深远,得到了商务部、工信部的大力支持。               此次盛会上,各行业各领域的领袖专家引领潮流,分享了呼叫中心的成功经营模式和经验,掀起了一场异彩纷呈的头脑风暴。在专业课题上,《大型呼叫中心运营管理SWOT分析》、《呼叫中心产业薪资状况调查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白皮书》、《呼叫中心电销运营新模型探讨及经验分享》等课题的演讲,为海航天天快递客户服务部即将上线的呼叫中心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日后公司呼叫中心的成功开展拓宽了思路。               海航天天快递客服部通过参加此次大会,将借鉴最新技术前沿成果,相互学习、共享创意、加强沟通,促进协作,摸索呼叫中心的整合和创新趋势,为日后更好的服务客户打下坚实基础。

    04/18.2011
  • 镜头中的中国邮政速递物流

    3月23日,贵州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与中石化贵州石油分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签订中石化“易捷”便利店物流一体化合作合同,由贵州速递物流负责为中石化贵州分公司所属加油站“易捷”便利店提供“仓到店”的一体化物流仓储、运输、配送服务。

    04/15.2011
  •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五种模式整合社会资源显成效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从协议整合到利用返程车、信息整合、立体整合、配载整合先后探索出了5种社会资源整合模式。   模式一:协议整合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制定邮运大网、中邮集散网、社会资源网“三网合一”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积极采用协议整合社会资源的方式,迈出整合社会资源的第一步。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按照与市场接轨的原则,先后与30多个社会专线托运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一个全程利用社会专线托运部、直达全国266个城市的社会网络,减少了区域集散的经转环节,加快了物流邮件的传递速度,全程时限较集散网运行缩短了2—3天,运行成本较走集散网下降了30%。同时,江西邮政物流由传统的自办专线向委办专线的思路转变,通过采取定路线、定车辆、定公司的方式,面向社会招标专线承运商,在未增加设备和人员投入的前提下,实现省内物流专线网的扩容。截至目前,省内物流专线全部整合社会运输资源组开,每年仅人工费就节约100多万元。   模式二:利用返程车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从各地停车场、商品集散地和大型企业中搜集社会返程车辆信息,并按线路、车型分类建立返程资源信息库。截至目前,已搜集整理各类车辆信息2万多条,返程车辆有效利用率达到20%。并且积极组建社会虚拟车队,对返程车辆的运行线路和邮件安全进行管控。目前,该虚拟车队已拥有注册车2000多辆。   模式三:信息整合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在协议整合和利用返程车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实现社会资源即时招标、实时整合,保证了价廉质优。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在南昌金润物流市场设立了邮政物流集散中心,形成集外网支撑、业务揽收和信息整合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中心物流货物整体外发价格较上一年下降15%。2008年,江西邮政速递物流开始在全省推广应用全国物流信息网系统,通过对批量货物进行信息发布,实现了每票货物的外发招标。截至目前,全省每月利用信息系统发运货物900余票,成本在招标协议基础上再降20%,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扩大。   模式四:立体整合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加强与航空、铁路、高客和公路等部门的联系,采用租赁、联盟、外包等方式合作,形成立体网络格局。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与南昌空港地服公司、东航江西分公司、南航江西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陆续开通了南昌至北京、上海、广州等14条经济快件航线,打通了经济快件航空通道。并且积极利用社会干线资源,先后开通南昌至成都、北京等6条单向直达虚拟邮路,减少经转环节,形成了“8+3”省际干线网络格局。同时,江西邮政速递物流充分利用省内长运高客资源和社会专线托运部资源,打通南昌至省内11个地市间的快速互寄通道和至68个县的虚拟快速邮路,缩短了省内互寄邮件的运递时限,并利用鹰潭铁路枢纽的区位优势,与中铁快运合作,打通了江西至西北、西南省份的物流快货通道。   模式五:配载整合   2010年以来,江西邮政速递物流适时建立了整合社会资源专业体系,推动整合社会资源平台前移并融入社会物流大市场,对零担货物进行配载,进一步提高物流运作效益。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在全省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货物运输配载调度体系,建立了一支由130人组成的资源整合队伍,制定了统一的配载指挥调度流程,进一步规范整合社会资源的操作。同时,还着力打造配载整合服务平台,成立了全省货物外发客服中心、京山整车货物信息平台、金润零担货物外发平台。客服中心负责与社会物流公司直接对接,受理查询、理赔、返单、对账等工作;两个平台直接设立在南昌市京山、金润两个最大的物流市场,减少货物至省集散中心的盘驳周转环节,加快了速度,降低了丢失破损率,支撑了合同物流大项目的效益提升和零担货物的高效配载。

    04/15.2011
  • 辽宁邮政速递物流积极推进关键环节运费“瘦身”

    2011年3月以来,辽宁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集散中心等关键环节运费“瘦身”工作,加大网络运行成本管控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积极议价降低航空运费。近日,辽宁邮政速递物流和沈阳航站与航空公司议价,提出降低航空运费,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比之前的运费降低了5%。协议从4月1日起执行,预计全年可在航空运费上节约60万元。目前,大连航站正积极与航空公司沟通,争取进一步减少运费支出。   二是实行干线运输车辆定点加油。3月18日,辽宁邮政速递物流集散中心与辽宁中福石油有限公司签订了供油协议,为集散中心的58台车辆办理了加油卡,实行定点加油、统一结算。为了进一步节省运输成本,辽宁邮政速递物流积极与中福石油有限公司协商,最终确定结算价格在中石化零售价格的基础上每升降低0.15元。此举有效杜绝了原来按里程核算油耗,按发票进行监督所产生的“跑、冒、滴、漏”现象。   三是严格管控干线汽车公路通行费。针对干线汽车高速公路通行费报账不规范问题,辽宁集散中心加强对通行费报销的管理,对高速通行费票据逐张进行真伪辨认,杜绝出现造假票据。3月,辽宁集散中心核发通行费仅为14.87万元,比1月减少了16.86万元,预计全年可节省通行费支出200万元。 四是建立车辆维修逐级审核制度。车辆管理以统一管理、统一维修、分块使用为原则,自修为主、外修为辅。辽宁邮政速递物流按照报修、认定、主管领导审批的工作流程,建立了车辆故障维修认定机制。细化车辆外修控制流程,车辆在维修前,由修理厂家对故障部位、损坏部件进行报价,汽运部经理负责审核与最终确定价格,规定单车维修费用超过5000元的,须报主管领导审批。此外,加强对汽车配件的采购管理,严格执行配件采购询价、议价制度,目前所购配件价格整体下降近20%。

    04/15.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