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人大代表建议大型社区建快递收发室
一个“神棍节”,把众多快递公司搞得“神魂颠倒”。好不容易迈过这个门槛,不少快递公司又在为下一个“坎儿”挠头。记者昨天从部分快递公司获悉,不少公司都在提前为即将到来的圣诞和元旦做计划。 “一个‘双11’让快递企业不堪重负,但接下来还有圣诞和元旦、春节,赠送礼品、网购需求都会越来越大,政府应对快递企业给予多方支持。”市人大代表、北京物资学院教授邹晓美在经过调研后提出建议,解决快递配送人力不足,可以试点社会资源共享,比如让报刊投递公司与快递公司联手配送,在大型社区和学校建立城市共同配送点等。 遇配送高峰常24小时清货 现状 据圆通速递负责人介绍,“双11”应该说是今年以来的“最高峰”,12月底,圣诞和元旦将会再迎一个小高峰,网店商家会将这两个节日“打包”来搞促销。尽管还有一个月,但人员和车辆配备已开始准备。 “圣诞、元旦促销,加上市民的礼品赠送,快递业务量一般都会增长30%左右,虽不如‘双11’来得猛烈,但‘两节联手’,持续时间会较长。再下来,春节会是今年最后一道“坎儿”,预计业务量相比‘双11’只增不少。” 以圆通公司为例,11月11日前后几天,北京收件量每天达到15万左右,最高峰21万,而正常日收件量为12万。派件量也增加了30%左右,“压力很大,平常到凌晨两点,头天的货都能全部发出,那几天是24小时都在清货”。 货物从中转场发出去了,但到达终端却因人力不足送不出去。记者采访部分快递员发现,派件的“最后100米”难题,在业务量剧增时特别明显,已经成了影响工作效率的最大原因。 最后100米“卡”在社区学校 调查 “每天早上7点40分到公司,先卸车,忙到8点半左右,开始分件、出仓。”圆通快递员小巍负责的是一个居民区,每天得往返公司大约五六趟。日常工作中,让他最为难的是“问题件”太多,送不出去。 "问题件’就是打客户电话打不通、打通了人不在,需要送好几次的快件。”小巍解释说,送小区快递一是进小区难,二是工作强度大,“很多小区物业管理严格,不让快递员随便出入,我们只能跟客户先联系,经常在小区门口等半小时也见不着客户”。此外,有的小区没电梯,快递员楼上楼下跑,有时还会遇上客户不在家,“跑两次,甚至多次才能送到客户手中的情况经常有。” 小区物业对于快递员进门是否能网开一面?记者采访部分物业公司,但对方都回答得很干脆:“我们也要保证业主的财产安全,快递员身份无法核查,如果业主丢失财物,找谁负责?”此外,绝大多数楼宇都装有门禁,快递员即使进了小区,进楼往往也颇费周折。 除了大型社区难送,送学校的件也很难。中通快递员小王说,学生有时候白天上课,有时候晚上上课,不能像进社区一样直接把快件送到家门口,只能在学校找个地方等候。有时候碰到客户没空,这票快件还得每天给他带到学校。 算账 本市快递收件量日破100万票 “双11”的风已经刮过,接下来圣诞和元旦还有一“劫”。“并不是快递收派量越大,我们就越有钱赚。”有快递企业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比如日常的收派量在十几万票,一旦业务量激增两三倍后,人员和车辆配备显然满足不了需求,这时要么停止收件,要么硬撑着上,就得去租用社会车辆,聘请临时人员,“大多数快递公司做的淘宝快件又很薄利,在超过正常水平后,基本上就是收一件赔一件。” 还需要注意的是,“双11”只是业务量爆增,但人员还处于正常状态,“哪怕是24小时连轴转,大家辛苦一下加把劲儿,能把货发出去,春节期间大部分快递员都要回家过年,没人干活那可怎么办?”北京市快递协会负责人说。 据圆通速递通州分公司曹经理介绍,一个快递员每天收派量加起来150票,就已经到了极限,业务量剧增,人力不足成了最大的问题,因此现在每个快递公司都常年贴着“招聘快递员”的广告,平日里各公司平均缺口都在15%-20%,高峰期更是没法统计。 据统计,目前北京市每日快递收件量已经突破一百万票,而且每年在以25%左右的增幅增长。其中,网购快递量占55%-60%左右,而企业快递需求量增速也较快。 想辙 寻求社会合作解决派件问题 记者了解到,部分快递公司在“双11”后纷纷“想辙”,寻求社会合作,有快递公司曾主动联系报刊发行公司,尝试借报刊发行人员来帮助派件,但目前尚处在洽谈阶段。 据这家快递公司介绍,目前设想的是利用报刊发行人员空闲时间帮助派件,为此,他们专门做了调查。“报刊发行公司上班高峰期,是从清晨4点至8点,余下的时间完全可以帮我们派件。”而下午出来的晚报,报刊发行员集中送报时间从13点到14点30分,从时间上来说,也完全有合作的可能。“我们设想了几种合作方式,比如专门针对快递高峰期的短期合作,也可以探讨长期合作的可能。” 建议 大型社区建城市公共配送点 市人大代表、北京物资学院教授邹晓美说,快递企业遭遇人力资源不足的瓶颈。经她调研,不但多家快递企业存在招工难的问题,快递员流失快也很明显,“没有固定的休息日,快递员收入不高,是人员流失快的最主要原因”。 如何解决快递“人工荒”?邹晓美说,“员工本地化”不失为办法之一,“既需要快递企业加大资金投入,也需要政府在税收、场地建设和货物运输制度等方面有政策倾斜。”邹晓美说,比如在运输方面,像菜车一样,快递的厢式货车不能进城,不少企业只能用面包车改装运货,不但效率低,还时刻面临着被处罚的风险,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成本,同时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她建议政府部门,在道路运输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其次,政府应牵线搭桥,帮企业寻求社会资源共享的途径。比如让报刊发行公司与快递企业联手,一方面能解决投递难,另一方面还能增加报刊投递人员的收入。 此外,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在大型社区、学校建立城市共同配送点,减轻派送压力。配送点的功能类似于“收发室”,各快递公司都把快件送到这个“收发室”,然后由专人负责完成“最后100米”的送件工作,也可以通知客户自己顺便取件。 民众希望配送“既快又安全” 追访 “一到快递高峰,快递就容易出问题,要么来得慢,要么就容易出纠纷。”网民倪小姐说,“双11”时她在网上以优惠的5折价买了一盏台灯,结果左等右等,两个星期后台灯才送到手上。打开箱子一看,碎得“稀里哗啦”。“最后跟卖家协商好几次,才弄明白原来是快递员太匆忙,货还没有装好,就发出去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遇到由各种节日带来的快递高峰,快递确实容易“乱中出错”。对于消费者来说,希望快递“不但要快,还要安全”。对于配建“城市公共配送点”的建议,不少消费者赞同,“经常快递打电话来,我都不在家,请物业代收还得说半天好话,如果有一个集中配送的点,就可以随时方便去取。”市民陈女士说。 但也有市民担心,集中配送倒是挺方便,物品出现破损该由谁来负责,会不会扯皮?对此,部分快递企业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确实是一个难题,双方还需要明确责权利,不过业内的规定是,只要送到对方手中包装完好,就视为物品没有问题。”
11/28.2011 -
上海希伊艾斯与一邦速递合作组建广东希伊艾斯快递
上海希伊艾斯(CCES)有限公司近日与广东一邦速递签署合作协议,由希伊艾斯上海总部、希伊艾斯原广州分公司以及一邦速递共同持股,组建广东希伊艾斯快递有限公司,重组公司广东市场。 在新公司中,一邦速递是大股东,通过与希伊艾斯股权置换,实现双方在资本上的交叉持股。除股权外,双方还将涉及资产、人员以及管理流程等多方面的重组。新公司将统一使用希伊艾斯品牌在珠三角地区拓展网络。重组后,公司每天的业务量已从6万件提高至10万件。 一直在广东发展的一邦速递,目前在广东有300多个网点,每年业务量有6万件,每天可实现2个班次的中转。
11/28.2011 -
圆通速递在江苏淮安新建集散中心和电子商务呼叫中心
圆通速递公司江苏淮安集散中心和电子商务呼叫中心项目近日正式开工建设。 该项目总投资2.2亿元,是淮安市今年引进的重点项目,预计投产后第一年产值达1.3亿元,三年内实现产值翻番,税收不低于750万元,用工约3000人,到2016年产值将达到8.5亿元,税收不低于5000万元。
11/28.2011 -
内蒙古三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全区出区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实现任务过半
11月21日上午,长春至阜新高速公路内蒙古段金宝屯至查日苏、通辽至双辽高速公路内蒙古段、赤峰至朝阳高速公路内蒙古段赤峰至平庄三条高速公路通车仪式在赤峰市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春华同志宣布通车。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符太增同志,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杜梓同志,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杨成旺同志出席通车仪式。自治区副主席赵双连同志做重要讲话。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江维同志主持通车仪式。自治区有关部门和通辽市、赤峰市有关领导出席了公路通车仪式。 长春至阜新高速公路内蒙古段金宝屯至查日苏是我区干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54公里,其中主线高速公路44公里,支线一级公路10公里,总投资16.3亿元。通辽至双辽高速公路内蒙古段、赤峰至朝阳高速公路内蒙古段赤峰至平庄是自治区规划的14个出区高速公路通道中的2个通道。通辽至双辽高速公路全长122公里,其中主线高速公路94公里,支线二级公路28公里,总投资32.3亿元。赤峰至平庄高速公路全长57公里,其中主线高速公路46公里,支线一级公路11公里,总投资20亿元。 这三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打通了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盟市与华北、东北各省相邻大中城市的高速公路通道,使自治区东部盟市与华北、东北区域经济、社会的联系沟通更加便捷。同时,对于完善区高速公路网,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出区高速公路通道实现了建设里程和完成项目任务过半。
11/25.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