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舆情

首页 > 热点新闻 > 快递舆情
  • 重庆物流模式新发展

    作为全市工业化、城镇化主战场,城市发展新区是聚集新增产业和人口的重要区域,在“十三五”时期,重庆市对物流的需求无疑将出现“井喷”式增长。 与此同时,现有物流方式单一、多式联运衔接不畅、物流产业发展滞后,则是城市发展新区工业化进程的“短板”。 畅通物流通道,需要各方联动。日前,重庆市政协召开西部片区会议,城市发展新区地处渝西的各区政协相关人士齐聚江津,共谋建设高效快捷水公铁空物流联运体系。 目标—— 为了更好发挥城市发展新区功能 重庆市的城市发展新区涵盖12个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其定位,规划到2020年,城镇化率要提高到63%,常住人口达到1200万,实现工业总产值22500亿元,占全市的45%。 如何更好发挥城市发展新区功能?实现城市发展新区功能定位和目标最大的“短板”是什么?各区政协调研后认为,作为城市畅通和工业生产供应链的“血管”,“十三五”时期,城市发展新区物流需求将出现“井喷”式增长,但目前各区的物流运营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建设高效快捷的物流联运势在必行。 江津区政协经济委主任杨德林认为,从内部协作需求来看,市委对城市发展新区五大板块产业引导布局,各区域间实现差异化发展,五大板块主导产业既相交也有上下游产业关系,相互间建立高效快捷的物流运输,有利于整体串联,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从全市总体交通大格局来看,目前重庆市水公铁空整体交通网络尽管形成了承载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战略地位的布局,但现有优势并未充分发挥。 “以航运为例,重庆作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没有充分利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庆工业物流成本偏高。”究其原因,杨德林认为,这与全市枢纽站港功能统筹布局不够有关。全市目前唯一建成水、公、铁联运枢纽的果园港,距离城市发展新区各区在80-150公里,运输不便。而其它港口规划明显兼顾不够,如江津现有铁路150公里、15座火车站,水道127公里、支流179公里、5个国家级深水港口,江津珞璜港在规划上只有集装箱、散货等功能,缺乏商品车滚装功能,显然与运输优势和产业发展结合不够好。 现状—— 物流不畅致运输成本较高、效率较低 统计显示,重庆市物流成本整体水平偏高。 国际公认的物流成本衡量标准是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比率越低,物流效率越高,经济整体竞争力越强。以2015年上半年指标为例,我国物流成本占全国GDP比重为18%,是美国8.5%的2.12倍。 而重庆市物流成本占全市GDP比重为19%,高于北京(15.1%)、上海(15%)、深圳(14.4%)、也高于周边城市武汉(16.08%)和成都(18.9%)。 城市发展新区的各区政协与会人士纷纷认为,导致城市发展新区物流不畅、成本较高、效率较低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物流基础设施不足、信息化建设落后和物流企业服务不够等环节。 永川区政协副主席张健直言,永川对外运输通道能力不足。他说,永川对外交通高等级通道单一,区域中心辐射能力弱,成渝高速拥堵成常态,有时距离主城55公里路需要近两小时才能抵达。 铜梁、璧山、潼南等区政协也反映,本区的物流运输以公路交通为主,铁路、水运运能总体不足,同时这一区域的高速公路未纳入主城联票范围,无疑增加了物流成本。 合川区政协副主席吴发先认为,区域内物流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总体不高,主要表现为大型货运枢纽站场设施缺乏,各水运港站枢纽衔接不畅。 大足区政协副主席肖朝华深有同感。他说,目前大足区物流主要以公路货物运输为主,且大部分公路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条件较差,只能提供基础性的物流服务功能,物流方式比较传统、粗放,无物流增值产品及服务,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同时全区物流企业对物流信息化的意识仍然较为淡薄,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低。 同样不能忽视的还有物流运营机制严重滞后的问题。杨德林直言,目前重庆市物流管理职能分散在发改、商务、交通等部门,部门沟通、协调不畅,企业“各自为政”,使得物流资源整合较难,共同配送等先进模式发展缓慢。 建议—— 以“产业+枢纽+物流+机制”模式建物流联运网络 此次会议上,各区政协经过调研协商讨论后共同呼吁,以“产业+枢纽+物流+机制”模式,立足服务产业、畅达交通、创新机制、科学组织,建设适应城市发展新区发展的高效快捷物流联运网络。 首先,按照城市发展新区既要发挥联动主城综合枢纽,又要直接参与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丝绸之路”物流服务的定位,统筹规划建设立体交通体系,打牢物流联运硬件基础。同时统筹枢纽和干道建设,以江津珞璜、涪陵龙头枢纽港、合川渭沱重点港为水运交通三角支点,形成“点-线-片”带动港口功能互补,并主动连接团结村、果园综合枢纽港和周边省市及城市发展新区之间的多式联运交通。 在政策层面上,统筹提供支持。统一城乡建设营运政策,优先发放主城城市配送车辆通行证,并在路桥费方面给予城市配送物流企业相关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统一建设物流联运网点,合理规划货运站场布点。 在机制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建议在市级层面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形成高效运作管理协调机制。同时,采取标准化联运,将标准化技术装备、标准化装卸和标准化布局融为一体,为客户提供标准化、优质化的服务。建立统一信息共享云平台,探索开展多式联运“一票到底”和“一单到底”模式,切实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016-07-07
  • 新疆铁路国际物流平台辐射内地

    7月4日20时,47辆满载2800吨钢材的新疆首列整车集结“新丝路号”国际货运班列从乌鲁木齐驶向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木图。从服务新疆到辐射内地,这批来自内地的货物的起运,标志着依托“新丝路号”国际货运班列搭建的铁路国际物流平台正在显现集散为整、吸引大宗货源的辐射效应,实现了每周两列的常态化开行模式。 “新丝路号”国际货运班列是乌鲁木齐铁路局对西行国际货运班列进行优化升级后推出的新品牌。自5月26日开行货运班列以来,乌鲁木齐铁路局与海关、国检等部门携手合作,统一设计列车运输方案和作业流程,实行“一体化”通关、报检全程品质服务。 负责组织开行“新丝路号”国际货运班列的新疆亚欧大陆桥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依托货运班列平台优势,成立了“新丝路号”揽货联盟。截至目前,已经有中国铁路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分公司、新疆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新疆日进鸿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签订联盟协议。

    2016-07-07
  • 南宁保税物流中心货物通关时间减半

    7月5日,广西邕州海关表示,自去年5月实施广西、广东、福建、海南“泛珠”四省(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以来,南宁口岸整体运行平稳,通过进一步精简随附单证、完善改革配套、推广税费电子支付等措施,实现无纸化通关率居于广西前列。目前,进入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的货物可节约近50%的通关时间,录入效率提高30%以上。 据了解,通关一体化改革从根本上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关区界线,为各地区、各类别企业提供了一体化通关模式的选择,从而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打造高效便利的通关环境。“泛珠”四省(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实施一年多来,南宁市企业实现无纸化报关单共7379份,占同期报关单总量的98.95%,南宁辖区企业采用跨关区区域通关一体化模式42票。 在“泛珠”四省(区)内的所有进出口企业均可按照实际物流需求,自由选择申报、纳税、查验、放行地点,自主选择口岸清关、转关监管、“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属地放行”、区域通关一体化等任何一种通关方式。南宁的进出口企业从黄埔口岸进口货物,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向邕州海关申报或向黄埔海关申报,并可以选择在邕州或黄埔海关实施查验。 对于守法状况良好的企业,在“泛珠”四省(区)范围内将统一纳入低风险企业类别管理,享受通关快速验放待遇。企业可在当地海关提前完成商品预审价、预归类、原产地预确定等海关专业认定,认定结果“泛珠”四省(区)海关互认。企业在申报地海关申报放行后,无需办理纸面签章放行手续,口岸监管场所、港务部门直接凭电子放行信息办理提货、发运手续,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快速、便捷的通关服务。

    2016-07-07
  • 深耕本土 面向全球 民航快递亮相2016亚洲物流双年展

    2016年6月14日,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同主办的“2016亚洲物流双年展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物流节”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应主办方邀请,民航快递作为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旗下专业物流公司参展参会。 展会期间,民航快递市场营销部与民航快递上海、深圳、宁夏、杭州、宁波分公司的销售人员共同组成专业物流营销团队,联合主办方提前邀请目标客户莅临参观,为每一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商及同行详细介绍公司背景及产品,以协助提升终端客户服务感受为目标,全方位推介国内、国际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倾听服务需求,洽谈业务合作。民航快递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张志鹏代表公司作为演讲嘉宾,分别应邀参加“中国航空货运论坛”、“第二届国际果蔬供应链&产地直采论坛”和“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打造宁夏航空国际物流中心”等专题活动,以民航快递在各领域承担的角色入手,围绕航空物流、生鲜空运、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展示企业品牌和产品,受到与会领导及在场嘉宾的肯定与热议,有效的与公司展台相呼应,实践多维度、立体化的企业形象宣传。 2016年,公司坚持品牌战略布局,加强行业协会互动,继续以展位展示、主题演讲、专题互动等形式深入重点行业,获取客户信息,推广服务产品,介绍服务优势,打造专业化航空综合物流服务品牌。

    201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