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舆情

首页 > 热点新闻 > 快递舆情
  • 合肥中心局“网运进校园”

    6月,骄阳似火。在人们都想着法儿避暑纳凉之际,却有这么一群人从宽敞明亮的生产场地走出来,顶烈日冒酷暑,带着封发设备和大吨位邮运车辆,主动奔赴高校校园,协助邮政经营部门为毕业生交寄包裹提供封发、运输服务。他们就是合肥邮区中心局“网运进校园”活动行动队。 部署 6月22日至28日开展的“网运进校园”活动是合肥邮区中心局在总结去年活动开展的基础上,践行安徽邮政企业“更新一点,再快一点”的核心理念、扎实开展“创优争先”竞赛、落实“八项服务承诺”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深入推进邮件处理流程优化,主动服务、延伸服务的有益尝试。为开展好此项活动,该局领导高度重视,指挥调度中心会同各参与单位,前期准备立足早、组织工作立足精、活动开展立足实,围绕着服务经营、共谋发展的目标,通力协作,有力、有序、高效推进“网运进校园”活动。 在总结分析去年活动开展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该局在5月份开始着手准备,主动向合肥市邮政局提出活动开展意向,共同商讨活动方案,确定了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新区和建工学院新区三个高校收寄点,明确活动开展的分工与工作流程。6月份,合肥中心局召开生产调度会,在全局布置开展2010年度“网运进校园”活动,并拟定活动期间的任务分解细则,落实了人员、设备、车辆以及容器保障,要求分拣封发、转运、运输、设备支撑、容器调拨等相关部门提前做好人力和物资准备。 该局在分析去年相关学校业务量的基础上逐日配置参与活动的人员、车辆和设备,并实时根据学生包裹收寄量变化进行资源调配。在人员选择上,精心挑选了邮件处理中心和转运分局的业务骨干,并由业务管理人员带队,全过程负责邮件的封发处理和运输。所有封发设备和车辆均提前进行全面保养,确保万无一失。后勤部门购置了毛巾、消暑饮料,配备到位。宣传部门联系了合肥电视台进行现场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现场 “网运进校园”就是将合肥中心局的作业现场和处理工作前置到校园中。在此期间,该局管理人员深入现场,靠前指挥,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协调网运与营收环节的工作。分拣、转运人员在完成邮件封发处理运输工作的同时,主动协助收寄人员接待学生、打包、封发、解答学生咨询。驾驶人员不等不靠,主动协助补码、装车。大家积极配合,团结协作。 在合肥工业大学,笔者在学生宿舍楼旁看到,数个绿色邮政亭下,邮政经营部门人员正忙碌地为毕业学生邮寄的包裹进行验视、称重、计费、收费。不远处,身着统一工作服的合肥中心局生产人员忙着进行封袋和补打袋牌。身后,一个个码放整齐的总包,正被驾押人员逐一拉进整装待发的邮车里,准备第一时间发运。前来寄递包裹的毕业生纷纷表示,选择邮政是因为邮政信誉好、大品牌、价格合理、服务细致、安全方便。 收获 通过开展“网运进校园”活动,合肥中心局深深体会到,网运部门主动出击、服务前置,不仅优化了作业流程,实现了内部处理与前台收寄的无缝隙衔接,极大减轻了营业前台封发压力,同时也减轻了该局内部作业现场的压力,加快了校园包裹传递速度(平均缩短1~2天);网运现场支撑服务,向校园客户直观展示了企业实力与效率,为经营部门拓展校园市场提供了强大的竞争力,有力提升了邮政企业的美誉度。同时,通过与经营部门携手合作,不仅能以项目支撑来锻炼网运队伍,增强员工技能,还加深了网运部门对经营部门的了解和理解,进一步提升了员工主动服务经营的意识。 据统计,合肥中心局此次“网运进校园”共投入人力55人次,出动车辆数十次市内盘驳运输,协助经营部门收寄、封发、运输校园包裹近8000袋,同比增长45%,中转发运校园包裹1.4万袋,有力支撑了校园包裹营销活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07/27.2010
  • 广东邮政全力抗击台风“灿都”

    台风“灿都”带来的强降雨使遂溪县街道积水深达半米,邮车涉水行进保证邮件按时传递。 吴准 周洁皓 摄 今年第3号台风“灿都”于7月22日13时45分在广东省湛江吴川市吴阳镇沿海登陆。因受台风正面袭击,并伴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降水过程,吴川市受灾十分严重。截至23日11时记者发稿时,吴川市还因台风而停电停水,吴川市邮政局近半数网点停业,该局领导已奔赴受灾一线指挥职工开展灾后恢复生产工作。 广东省气象台发布台风“灿都”来临的信息后,广东省邮政公司网络运维部于21日、22日连续3次发布相关紧急通知和避风、转移重要物资等防御指引。 记者从湛江邮区中心局了解到,台风来临时,湛江至茂名一班的邮车正在返程中,一辆邮车途经黄坡大桥时,狂风突至,邮车被吹倒侧翻于桥中央。该局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刻赶往出事地点实施救助,幸好驾押人员和邮件均完好无损。该趟邮路在暂缓一个班次后已恢复正常。 尽管吴川局事先已采取了沙包筑围墙、木板加固玻璃窗等措施,但仍难以顶住12级大风造成的破坏力。据初步统计,在该局所属的21个网点中,有11个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市区7个网点因停电停水而暂停营业,另有1个乡镇网点因设备遭水浸停业。记者电话连线吴川局了解到,邮政职工未出现伤亡情况。截至23日11时,受灾网点职工仍在全力救灾。

    07/26.2010
  • 辽吉邮政人员财产安全营业已恢复

    南方暴雨天气还未平息,东北辽宁、吉林两省又遭遇特大暴雨袭击,灾情严重。7月20日凌晨,辽宁、吉林大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罕见的特大暴雨。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下,邮政职工人身安全得到保障,企业财产未受损失,受灾网点营业目前全部恢复。 暴雨导致辽宁省沈阳、锦州、铁岭等市部分道路中断、桥梁被淹,交通瘫痪;吉林省长春、辽源、伊通、永吉、磐石、东辽等14个市、县的44个乡镇受灾。暴雨引发的洪水使部分邮政网点营业中断,邮车被迫绕路送邮。 由于洪水来势凶猛,沈阳、锦州、铁岭等市局部分邮路中断、网点被迫关闭,受灾最严重的铁岭县邮政局有7个支局所无法营业,铁岭至西丰、调兵山两条邮路部分中断,沈阳至新民、辽中、康法邮路严重受阻,锦州至赤峰、阜新两条一级干线邮路无法正常通行。面对突如其来的汛情,辽宁省邮政公司迅速抽调人员、车辆,开展救援工作。各市局实行24小时汛期值班,指派专人实地勘验,组织人员冒雨抢修邮车。对康法、新民、辽中受阻路段采取高速公路绕行方式,将邮件盘驳至安全区域进行装卸和运输,确保邮件传递时限。受灾地区投递员涉水步行送邮。铁岭市邮政局阿吉镇支局营业员韩宏伟不顾家中财物被淹,第一时间跑到支局抢救企业财产;凡河支局营业员王敏蹚水步行近一个小时赶到单位,保证了支局营业不中断。截至22日下午,辽宁邮政未因暴雨影响而发生交通事故,未出现邮件损毁,受灾网点全部恢复营业,大部分中断邮路目前已运行通畅。 从20日凌晨2点开始,吉林省东辽县建安镇普降大暴雨,一直持续到当天下午5点多。连续15个小时的降雨使建安镇政府所在地和多个村庄受灾,强降雨形成的特大洪水水面与八一水库坝顶几乎持平,坝体多处出现管涌,随时有溃堤、垮坝的危险。面对险情,东辽县邮政局按照辽源市邮政局领导提出的确保职工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的指示,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建安支局开展抢险自救工作,将各种办公设备与用品、现金、凭证、邮件迅速转移。同时,建安支局停止营业,5名职工转移到镇政府指定的安全地带。22日下午,八一水库堤坝已得到加固,建安镇内积水逐渐退去,洪灾未造成邮政职工伤亡和企业财产损失。23日,建安支局已全面恢复营业。暴雨突袭,使伊通县城部分低洼处一片汪洋,最深处积水达1米多。暴雨致伊通河水猛涨,水位接近伊通大桥桥面,大桥被迫封闭,所有车辆禁止通行。为确保邮路畅通,伊通县邮政局对镇内出现险情的邮路段道采取改道绕行的办法,保证了党报党刊、信件、包裹的及时传递。该局投递员马东旭冒雨投送报刊,宁愿自己挨淋,而把雨衣脱下来裹护报纸。河源镇邮政支局地势低洼,4名职工不顾家人安危,始终坚守抗洪,直到次日凌晨。河源镇至保南村公路两处桥梁被冲垮,干线邮路受阻,乡邮员张春海蹚着没膝深的洪水,坚持按时投递。在广大职工的坚持与努力下,伊通局未发生邮件积压与延误现象。

    07/26.2010
  • 玉树州局业务发展“双过半”

    “4·14”地震发生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邮政局积极克服地震给经营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营发展。截至6月底,该局完成业务收入445.58万元,同比增长11.73%,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为使地震灾害对经营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玉树州局进一步明确工作重心和经营策略。在强化、提升邮政便民服务功能的同时,他们明确业务发展侧重点,把加速发展作为中心任务,要求全员理清思路,规范经营,做到抗震自救,力争计划不变、任务不减、加快发展。他们通过加强宣传、重点营销,将集邮业务发展作为突破口,加大地方特色题材邮品的开发力度;针对地震后部分客户存折、银行卡遗失,采取上门服务、电话预约、延长服务时间等措施来推动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通过组织开展邮政普遍服务满意度调查专项活动,全力做好新、老客户的回访工作,挖掘市场资源和客户潜在需求,确保灾后邮政服务质量,提高邮政信誉度,同时,实行首问责任制,及时受理业务咨询和投诉,确保业务规范经营。 截至7月5日,玉树州局已投入使用胜利路、民主路两处活动板房营业厅,为灾区党政机关、人民群众及援建部队用邮提供了保障。

    07/26.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