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区局开展下半年全区邮政行业综合调研检查工作
为充分掌握自治区各地州市下半年邮政和快递业务情况,从10月12日起,新疆自治区邮政管理局组成四个调查组,由局领导带队分赴乌鲁木齐、北疆、南疆、东疆等地的7个地州市,开展为期15天的下半年全区邮政行业综合调研检查工作。 调查组通过听取工作汇报、实地查看现场、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开展调研检查工作。本次调研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部分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邮政普遍服务情况,试点地区村邮站建设情况,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工作开展情况,以及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经营服务和安全生产情况等。 自治区局表示,本次调研检查将为制定完善全区边远地区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加快试点地区村邮站建设,加强快递企业管理,规范快递市场秩序,做好广州亚运会邮路安保等各项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0/20.2010 -
冀鄂鲁陕四省局完成2010年邮政行业统计检查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司法部《关于联合开展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贯彻执行情况大检查的通知》精神,按照国家邮政局统一部署,河北、湖北、山东、陕西四省邮政管理局近日完成了本省邮政行业统计检查工作。 河北省邮政管理局与省统计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先后前往石家庄、秦皇岛等地,实地检查了邮政企业和10多家快递企业。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指定专人负责统计工作、统计制度是否健全、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是否完整等。 从检查情况看,多数企业重视并认真完成了统计工作,但少数企业存在统计口径不一致、原始记录不完整等问题。对此,河北省局向相关企业通报了检查结果,并提出了整改要求。 湖北省邮政管理局在组织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开展统计自查的基础上,对8家重点企业的统计制度、报表数量、统计台账等情况进行了检查,要求相关企业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对做好下一步统计工作提出了要求。 期间,国家统计局和国家邮政局联合检查工作组还对湖北省邮政行业统计工作进行了抽样检查,指导帮助企业提高了统计管理水平。 山东省邮政管理局成立了统计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了检查方案,召开了布置动员会,组成三个检查组,分赴全省8个地市的20家快递企业开展统计检查。省局还专门聘请了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全程参与统计检查,确保检查的质量和效果。 检查组深入听取了各企业统计工作汇报,并通过查阅资料、数据核实等多种方式,对企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了复核。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对相关企业提出了整改要求。各企业表示将积极配合省局工作,按时、准确上报企业统计数据。 陕西省邮政管理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检查组,先后对8家企业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是否指定专人负责统计工作、统计制度是否健全、统计原始纪录和统计台帐是否完整、统计工作是否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等。 从检查情况看,多数企业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原始记录内容完整,统计报表齐全。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个别企业统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检查组要求相关企业限期整改。
10/20.2010 -
国家邮政局等纪念解放区邮票发行八十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八十周年。10月19日,国家邮政局、中央档案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在北京举行纪念大会。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强调,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体现的革命传统,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也称解放区邮票,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苏区革命根据地、抗日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人民政权所领导的人民邮政机构发行的邮票。至新中国成立,历时20年,先后有70多个地区、170多个邮政机构,自行印制或加盖发行了400多套、2300多种邮票。 马军胜表示,解放区邮票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记录了人民邮政的发展历程,同时,它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纪念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八十周年,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解放区邮票体现的革命传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作贡献。 马军胜强调,一要进一步发挥解放区邮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集邮爱好者在收藏、研究、鉴赏解放区邮票的过程中受到光荣传统的熏陶。二要做好解放区邮票的总结提升开发工作。引导鼓励广大集邮爱好者在研究解放区邮票上多下工夫,力争拿出更多、更好、更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三要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集邮工作。着力加强组织建设和基层建设,着力做好集邮宣传工作,着力加强集邮学术研究,全面提升集邮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10/20.2010 -
2010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交通运输行业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都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 一、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第一,公路客货运、水路货运继续快速增长,水路客运逐渐回暖。前三季度,全社会完成营业性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为178.9亿吨和3141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4.7%和16.4%,公路客运量和周转量为225.5亿人和11124亿人公里,同比增长8.1%和10.7%;水路货运量和周转量为27.0亿吨和4763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5.5%和15.0%,水路客运量和周转量为16597万人和52.7亿人公里,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增速较上半年分别加快1.8和2.3个百分点。 第二,港口生产保持高速增长,增幅有所回落。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59.4亿吨、18.5亿吨和1.08亿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15.6%、15.7%和20.7%,增速较上半年分别回落3.5、5.8和1.8个百分点。 第三,民航运输和邮政业务保持较快发展。1至8月份,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17809.6万人、周转量267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7.8%和21.7%。完成货邮运输量355.0万吨、周转量11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3.6%和50.8%。前三季度,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430亿元,业务收入完成945亿元,同比增长19.9%和18.3%。 第四,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有序。截至9月底,全国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达到12个,共有线路36条、营运里程1086公里、车站数688座。前三季度,全国轨道交通(含地铁、轻轨)共完成客运量30多亿人次,其中9月21日北京地铁全路网运送乘客达660万人次,再次刷新日客运量历史记录。 第五,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逐渐趋向正常年度增长水平。前三季度,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8710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26.6个百分点,较今年上半年回落6.1个百分点。 分区域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188.0亿元、2306.2亿元和321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22.0%和23.3%,资金投向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 分行业看,公路建设中高速公路保持较高增长,完成投资4798.1亿元,同比增长38.5%。内河建设进度加快,完成投资198.5亿元,同比增长6.1%。 第六,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前三季度,水上运输船舶交通事故共发生229起,直接经济损失23423万元,同比减少11.2%和17.0%;沉船143艘,同比减少0.7%。共组织、协调海(水)上搜救行动1646次,协调派出救助船舶5597艘次、飞机203架次,救助遇险船舶1758艘,获救人员17115人,救助成功率96.2%,较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但水上运输船舶交通事故死亡和失踪人数上升至226人,同比增长13.6%。 交通建设工程领域共发生工程安全事故41起、死亡80人,同比减少36.0%和13.0%。 道路运输发生3人以上事故114起、死亡598人,同比减少6.6%和5.9%。 二、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第一,公路货运中工业原料比例明显提高,主要通道货运持续增长。据重点联系企业统计,1至8月份完成的公路货运量中工业原料(包括金属矿石、钢铁、矿建材料、水泥、木材和非金属矿石)所占比重达38.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8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实体经济的活力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强。高速公路货物运输量持续增长,从17个省市6至8月高速公路完成的运输量情况看,货物发送量、周转量同比增长19.2%和21.6%,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第二,港口主要货种货类总体运行平稳。受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强劲复苏的拉动,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20.7%的高速增长。电煤运输保障准备充分,港口煤炭运输总体运行平稳,前三季度港口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长24.6%。煤炭外贸进港总体旺盛,达1.2亿吨,同比增长52.1%,已超去年全年水平。原油吞吐量继续保持高位,月度吞吐量均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前三季度原油吞吐量同比增长19.7%,其中外贸进港吞吐量同比增长23.8%。前三季度,铁矿石吞吐量同比增长8.5%。其中,外贸进港吞吐量同比增长1.1%,增速明显回落,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净增22.4%,二季度下降为-1.6%,三季度为-14.7%。 第三,针对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情况,交通运输部门全力做好防灾减灾和抢通保通工作。前三季度,28个省上报道路阻断信息,累计发生12.0万公里道路阻断。在造成交通阻断的各种因素中,恶劣天气占42.8%,主要由大雪、暴雨以及由强降雨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汛期以来,全国累计有28条高速公路、33条国道、200余条省道发生交通中断。我部迅速采取措施,全力组织抢通保通并及时拨付资金,做好救灾物资、抢险人员的运输保障及遇险人员的转运安置工作,开展灾后恢复重建。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我部立即启动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启动救灾一级响应,全力抢通灾区公路,保障生命线畅通,积极做好应急运输保障工作,储备救灾应急运力1675辆,确保完成灾区伤员、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运输任务。截至9月6日,累计运送受灾群众和救灾人员5.8万人次,运送救灾物资500余吨。 第四,全力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针对大连新港中石油储备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并导致部分原油泄漏入海事故,我部迅速指挥交通运输系统所属力量开展消防、清污工作,最大限度控制了火灾和海上溢油造成的损失。针对近来一些跨省高速公路通道出现的拥堵现象,我部加强与相关地区政府及交警、交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制定保通方案,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疏导,经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拥堵情况得到初步缓解。 第五,全面做好重要时段的运输保障工作。为保障上海世博会的安全有序运行,对重点营运车辆动态信息实施了联网联控,加强了入沪船舶远端控制和动态管控,部署了专业救助船艇和应急反应救助队,24小时值守世博核心水域,长航公安在长江一线实施安保工作全线联动。 保障重点时段道路、水路旅客运输运力充足,运行平稳。“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道路、水路旅客运输高位运行,道路旅客运输完成4.7亿人次,同比增长10.9%,水路旅客运输完成865.5万人次,同比增长25%,未发生旅客滞留情况。 我部组织开展了广州亚运会各项交通安全保障基础工作,制定印发了《广州亚运会公路交通和道路安全保障工作方案》,海事局联合公安边防、水利、海洋渔业、航道等部门成立海上联合执法队。 第六,深入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各项工作。制定了《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提出了“过渡期车型表”及数据库,发布了3批200个达标车型。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客运运力调控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对全国100座重点城市的103个汽车客运站实施了重点监测。启动了《甩挂运输标准化导则》等有关标准的修订工作。组织拟定了能源消耗监测统计制度。 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保持了良好态势,但行业运行中也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今年以来,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交通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据统计,今年公路水毁损失约420亿元,约是去年同期的4倍,是2006至2009年全年平均损失的3.6倍。需要加大投入,加快水毁设施的恢复重建,巩固“十一五”以来的建设成果。二是交通运输业作为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油品消费行业,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对行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继续加强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确保节能减排任务目标的全面完成。 三、全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预测 根据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态势,结合宏观经济运行走势,对全年交通运输行业经济运行主要指标预测如下: 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243亿吨、42615亿吨公里、302亿人、14808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4.4%、15.0%、7.8%、9.5%。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为36.7亿吨、65780亿吨公里、2.3亿人、71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5.3%、14.6%、1.8%、1.3%。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为80亿吨,同比增长14.8%。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4.6亿吨,同比增长13.8%;集装箱吞吐量1458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9.4%。民航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全年保持较快增长。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1975亿元,同比增长21%,业务收入完成1286亿元,同比增长17.4%。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1%。 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从2010年全年预测情况看,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生产能够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 四、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一是抓紧完成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认真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加快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有关工作。三是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确保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客车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投放新运力、推行公路甩挂运输等重点任务的完成。四是加强对交通建设与运输生产的安全监管,继续做好重点时段运输保障工作,重点做好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运输安全保障工作。
10/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