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邮政局联合工商总局下发通知规范快递企业加盟行为
3月1日,国家邮政局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印发了《快递行业特许经营(加盟)合同》示范文本,进一步规范快递企业加盟行为,指导快递企业提高管理效率,节约交易成本,规避经营风险,平衡加盟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促进快递市场健康发展。该合同示范文本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通知要求,各地邮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充分认识推行示范文本的意义,结合本地实际,指导快递企业做好施行工作。要密切注意施行情况,如有问题及时向国家邮政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报告。
03/08.2011 -
圆通速递将2011年定为“服务质量提升年”
3月1日至2日,圆通速递公司在武汉召开了公司五届一次管委会会议,决定从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在全国网络开展为期一年的“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圆通速递公司管理层、公司网络管委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强调,要通过“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建立“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全工种、全过程、高质量、细微化的优质服务”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广大客户的快递服务需求。 会议要求,圆通全国网络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邮政局相关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把时效放在第一位,并通过“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开展,将全网的服务质量提升到新水平,切实维护客户利益,为圆通的转型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召开期间,圆通公司总部和相关管理区、分公司负责人先后来到圆通华中管理区武汉转运中心、湖南区域长沙转运中心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转运中心和分公司的场地、人员、设备、网络运营、服务质量以及市场发展情况,深入听取相关负责人工作汇报,并提出解决方案,积极推进快件中转和派送工作。
03/07.2011 -
中国快递协会第一届二次会员大会在广州召开
图为中国快递协会第一届二次会员大会会场。 图为王渝次副局长向与会代表讲解“十二五”规划。 图为达瓦副会长主持会议。 图为沙迪副秘书长作协会工作报告。 图为邵钟林副秘书长作财务工作报告。 2011年3月5日,中国快递协会在广州召开第一届二次会员大会。会议由中国快递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达瓦主持。国家邮政局副局长王渝次参会并作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肯定了协会两年来的工作,并代表国家邮政局对协会今后的工作开展作了重要指示,包括做好决策参考、管理咨询,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协会自身建设等方面。 王渝次副局长在会上做了题为《〈邮政业“十二五”规划与快递服务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向与会代表讲解了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形势判断以及《邮政业“十二五”规划(草案)》要点,回顾了“十一五”快递服务发展情况,分析了邮政行业特别是快递服务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和发展趋势,并结合当前快递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快递服务转型升级的着力点。 会议同时听取并审议了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沙迪所作的协会工作报告,副秘书长邵钟林所作的财务工作报告。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政策法规司、发展研究中心、消费者申诉中心、新闻宣传中心,广东省邮政管理局等部门领导,各省(区、市)快递行业协会负责人,各会员单位(包括个人会员),共计170余人参加了会议。
03/07.2011 -
国家邮政局王渝次副局长在广东专题调研民营快递企业发展
图为王渝次副局长在企业调研。 图为王渝次副局长在企业调研。 3月4日,国家邮政局王渝次副局长一行先后前往暨南大学快递研究中心以及速尔物流、龙邦物流、圆通速递、优速物流等快递企业,通过与专家学者座谈和走访企业等形式,对民营快递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广东省邮政管理局局长罗建青、中国快递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达瓦等陪同调研。 在暨南大学座谈时,王渝次副局长强调,要加强对快递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和基础性服务作用的研究。快递服务与制造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紧密相关。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升级,带来更多的个性化生产、个性化配送需求,使面向生产的快递服务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同时,电子商务的崛起,为面向民生的快递服务提供了另一个高增长级。未来五年将是快递服务规模大增长的时期,快递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日益显现。加强对快递定位认识的研究,对于解决目前制约快递发展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快递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王渝次指出,“十二五”期间,国内快递企业的服务质量、管理能力必须相应提高,才能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制造业升级的需要。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快递带来挑战,比如爆仓,主要问题不是发生在快递服务发达省份,而是二三线城市。一下子暴露了快递网络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中西部快递发展带来新商机。另外,电子商务对于快递差异化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为快递提供增值服务开拓了新空间。快递企业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在扩展业务范围和地域的时候要慎重。企业在占领了一定市场份额之后,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好擅长的领域,把服务做精。拓展异地业务时,要通盘考虑企业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和总部控制力等因素,利用信息化、股份制改造等手段,实现总部与分部的利益结合。
03/07.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