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舆情

呼和浩特快递小哥架起应急保供“连心桥”

2022年10月20日来源:新浪网

青橙融媒10月20日讯 据《呼和浩特日报》报道(记者 宋向华)截至10月18日,我市已有400余名快递小哥投身抗疫一线,为市民提供生活物资和抗疫物资保供服务,10月6日以来,累计配送物资15万单。奔忙在抗疫一线的快递小哥,为首府应急保供架起“连心桥”。

——快递小哥化身“大白”。10月13日13时,在京东物流新城区毫沁营营业部,工作人员将蔬菜、鸡蛋、水果等生活必需品打包装车,这些物资将送往新城区红山口村。为保障当地居民所需物品的供应和配送,京东物流成立红山口物资保障专项小组,安排快递小哥、“大白”志愿者为当地村民提供日用品配送、快递揽收等服务。14时,满载生活物资的卡车到达红山口村,快递小哥将物资分类摆放,便于与封控区内的志愿者交接。

疫情来袭,市邮政管理局成立邮政快递行业保供运行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邮政、顺丰等九家邮政快递企业成立应急保供队,建立包括快递小哥、快递车辆等在内的保供储备底册,将满足“三针次疫苗接种、每日核酸检测”条件的快递小哥纳入城市保供人员行列,将参加保供的邮政快递企业纳入名单,核发应急物资保供通行证,为参与的快递小哥发放“疫情防控应急通行证”,方便其出入管控区域配送生活物资。同时,在社区设立应急快递投放点、无接触末端配送点,保证末端保供物资正常投递。

10月6日—18日,我市邮政快递企业累计出动6000余人次、车辆1000余台次、配送单量计15万单。

——跑好生活物资供应“最后100米”。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呼和浩特市邮政分公司快速反应、认真组织,第一时间对接政府、医院相关部门,为蔬菜、蛋奶、粮油、药品等生活必需品开通绿色通道,认真做好生活必需品供应工作。为减少人员聚集,避免交叉感染,每日送货的投递员实行闭环管理,全程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上门取货,并对物品进行消杀,将物品拿到揽投部后,再次进行二次消杀,跑好生活物资供应的“最后100米”。

截至10月18日,我市邮政快递行业日均参与物资保供运输车辆近百台,日均运输配送物资1万多单。快递小哥发挥人头熟、地形清、效率高的作用,切实保障市四区防疫物资、紧急物资和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物资的投递需求。

同时,市邮政管理局统筹建立主要邮政快递企业参与的应急联动机制,10月8日以来,先后调度内蒙古德邦快递、内蒙古邮政分公司为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院校紧急运送两批社会各界捐赠物资,调度内蒙古顺丰速运两次为市民配送急需的药品,为市四区紧急运送食品和保暖物资8500箱。

——实行抗原核酸“2+1”检测模式。为了确保配送安全,京东物流新城区毫沁营营业部负责人张少伟告诉记者:“目前,在岗配送员工每天居住地和配送点部两点一线,每天上午全员核酸检测、四次量体温,货物先原地酒精消杀,再通知客户取件,与客户尽量避免手递手交接。”  各邮政快递企业提前对参加保供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穿戴防疫装备、自测抗原、无接触配送、消毒消杀等一系列培训,对参加保供的从业人员进行闭环管理,要求保供人员集中住宿,居住地和工作地“两点一线”工作制的相对闭环,禁止随意去往任务地之外区域。目前,行业保供人员基本安排在酒店或网点,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同时,建立参与保供配送快递员的健康检测名单台账,实行抗原核酸“2+1”检测模式,对保供人员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抗原检测,上午做一次核酸检测,第二日上岗出门需确认前一天结果为阴性,配送时在目的地亮码验码。

为保供人员积极争取N95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督促从业人员提高自我防范和监测意识,对网点环境、配送车辆等环境和物品要求强化规范消杀。配送期间,快递小哥均严格规范穿戴防护服、佩戴护目镜、口罩、手套,做好自身消毒和车辆物品消杀工作;物资交接时,采用无接触方式,避免频繁多点流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