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舆情

首页 > 热点新闻 > 快递舆情
  • 甜了您的嘴,温暖瓜农心 | 中通快递助力民勤蜜瓜走出沙漠

    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的甘肃省武威市,因“俗朴风醇,人民勤劳”而得名。这片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紧紧包围着的绿洲,古属历史文化名城——凉州,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又曾富甲一方:“人烟扑地桑柘稠”。 时过境迁,如今的凉州则以民勤蜜瓜闻名远近。这里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特殊的大陆性沙漠气候造就了汁液甜香的蜜瓜品质。 从甘肃省省会兰州一路向北,280公里后到达武威市,再由武威市行驶160公里到达民勤县,从民勤县城到蜜瓜产地西渠镇,还需经过48公里的村间小道。当汽车驶过西渠镇岔路口时,车内导航已无法定位具体地点,沿途的植被也由绿色杨柳变成了沙漠梭梭,目光所及的只有荒漠与贫瘠…… 7月初的民勤县气温已达36摄氏度,但沙田中的热度更甚,许多村民已经搬离这里,留下的则是不愿离开家乡的老人或尚无劳动能力的小孩,而蜜瓜是他们仅有的经济来源。 民勤县蜜瓜种植面积约20万亩,有金红宝、黄河蜜、银蒂、天香蜜、甘蜜宝、玉金香等多个品种,年产量高达120万吨。往年没有快递、电商介入,瓜农只有通过外地客商将蜜瓜卖出,但一般价格都比较低。“有的人觉得批发太廉价,就自己在线下零售,但是根本卖不完,一大半都会烂掉。” 每年7到9月是蜜瓜成熟期,对于民勤瓜农而言,这时虽有丰收的喜悦,但更多的是惆怅——如何把那么多瓜卖出去? 6月下旬,中通快递集团甘肃天水公司开始积极寻求与民勤县瓜农的合作。早在今年年初,中通快递集团董事长赖梅松在2017年全国网络工作会议上指出,随着“向下、向西”工程的不断推进,中通会在服务农业、带动农村创业增收上发挥巨大作用。中国有许多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卖不出去,供需市场不能得到有效匹配,中通会致力于打通这条产业链,让好的农产品能卖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去。 为了让民勤蜜瓜“走出去”,中通快递集团甘肃天水公司成立了民勤蜜瓜寄递小组,利用中通网络优势和线上平台资源,深入原产地,靠近消费者,在帮助民勤县瓜农增收的同时,全面提升鲜果快递运输的服务质量。 马振鹏是一家电商公司负责人,7月初,在得知中通快递进驻民勤县,帮助当地瓜农销售蜜瓜后,马振鹏便回到老家民勤,一方面向果农介绍线上销售的优势,另一方面与中通进行合作……“中通介入后,对民勤蜜瓜的销售有了明显的带动作用,价格和时效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别的客商蜜瓜收购价在5毛、6毛每斤,而我们给果农的收购价为8毛钱一斤。”中通天水公司负责人李成介绍。此外,中通快递集团甘肃天水公司还专门定制了“18网格”、香烟直径的发泡网和5层双瓦楞BE愣高密度纸箱,以降低民勤蜜瓜在分拣运输中的破损率。 民勤县收成乡黄苓六社村民王凝德家中种了10亩蜜瓜,有金红宝、西州蜜和银蒂三个品种。“今年批发收购平均每斤卖5毛钱,而电商收购每斤多了2-3毛,虽然没多少,但蜜瓜产量大,对我们来讲已经增收不少了。”王凝德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托你们的福,今天摘完,我家的金红宝就卖完了,而且是高价卖出,太感谢啦……” 据了解,仅7月1日至13日,中通天水公司共计销售民勤蜜瓜上万件,共计6万余斤。7月中旬正式进入销售旺季,每天都有5000件蜜瓜卖出,预计今年可以售出240万斤蜜瓜,帮助瓜农增收48万元。 2016年度快递市场监管报告显示,我国2016年全年农村收投快递包裹量已超80亿件,直接服务农产品外销超1000亿元。快递企业在地方特色时令农产品销售过程中与当地农户形成新常态合作模式,建立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长效机制,实现从田间到餐桌无缝对接。通过电商平台,形成“快递+电商+农民”一体化服务格局,促进当地农户对接市场,增收脱贫。 民勤县自然条件艰苦,荒漠化严重,除了在帮助果农增收的路上不断摸索尝试外,中通快递集团甘肃天水公司还计划在今年的蜜瓜销售期结束后,与民勤县政府合作,购买一批梭梭树、沙棘树、沙枣树,每年种植20亩的沙漠区域,防治荒漠化。希望在增加瓜农收入的同时,留住那些准备离开民勤的人,也为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留下一片绿洲。

    2017-07-24
  • 厉害了!中通无人机成功首飞!

    7月21日,中通快递集团在浙江乐清公司正式启动无人机邮路试运行,成功完成首次试飞。 此次试运行路线是从乐清天成工业园区天工二路到乐清第一经济开发区,全程直线距离14.1公里。如果由快递员派送,在全程不堵车的情况下最快需要50分钟,而采用无人机投放,只需要20分钟时间,全程配送时效提高60%。园区内高楼林立,日常进入工业园区需要通过门卫,送快件需要上下楼 ,使用无人机可以避免快递“进园区难”,从而提高配送时效。 这是中通快递首次尝试使用无人机完成“最后一公里”派送。收件人说,接到电话时,第一反应是“中通不是没有无人机吗?”但当收件人真正看到无人机缓缓向他飞来,中通快递员将包裹取下送至他签收时,他才如梦初醒:“没想到中通真的使用无人机给我送快递。” 中通快递无人机还进行了海岛测试。在瞬时风超过6级的情况下,载重10公斤,飞行7.6公里,用时15分钟,最后安全准确地降落于目的地。 本次无人机首次试飞,使用的是迅蚁公司提供的捷雁无人机速运系统。据悉,该款无人机采用六轴设计,配备25升大容量货仓,最大载重10公斤,续航时间35分钟,最大航程可达30公里。该款无人机可摆脱遥控器束缚,实现超视距全航程自主飞行,输入确定的起飞地和目的地后,可以定点起降。 本次试飞,是中通使用新技术的又一次成功尝试。在未来,中通或将引进更多的无人机技术,通过技术控制进一步推进无人机在“最后一公里”配送场景中的应用,同时在无人机寄件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2017-07-24
  • 新加坡快递“洼地”待深掘

    新加坡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寒暑交替,昼夜不息。一艘远洋巨轮抵达,停泊入位、起卸堆摆,数小时内几千个集装箱已处理完毕。这里每天都要处理几万个集装箱。 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有着难以比拟的交通优势——新加坡港口水深浪静,可以停靠世界上最大的船舶。这里是通往太平洋、大西洋的咽喉要道,也是世界集装箱集散中心和散货分拨中心。这样一个国际物流的枢纽中心,也吸引着顺丰、菜鸟这样的中国企业入场。 顺丰、阿里纷纷入局 2008年,国际快递巨头与新加坡邮政基本占据了新加坡快递业的全部江山。资料显示,2009年,新加坡60%的工商企业就已经全部使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当时,如果想从中国寄快递或者文件到新加坡,除了贵得让人咂舌的国际快递巨头,EMS成为了不二之选。而中国民营快递公司当时还完全没有进入这个市场。 随着中国快递的蓬勃发展,部分国内企业已经进入或正在准备进入这个富有活力、不断创新的市场。以顺丰为例,2010年顺丰在新加坡设立营业网点,覆盖了新加坡(除裕廊岛、乌敏岛外)的全部区域。在新加坡本土提供门到门本地快递服务,并且建立自营的收派、运营、客服团队,在新加坡华人聚集地牛车水设有营业网点。 据顺丰官网消息显示,顺丰目前对新加坡提供国际标快、国际特惠、国际小包、国际重货等业务。 此外,阿里巴巴也早已开始布局新加坡市场。2014年5月,阿里投资2.49亿美元入股新加坡邮政,获得新加坡邮政10.35%的股份,双方宣布共建“国际电商物流平台”。 2016年10月,新加坡邮政发布公告称,关于阿里增持该公司股票的请求已获当地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批准,阿里增投约1.38亿美元,持股比例从10.2%增至14.4%。同时,阿里完成了对新加坡邮政旗下的冠庭国际物流6785万美元的投资,持股达34%。冠庭国际物流在亚太地区提供电商物流服务,业务覆盖10余个国家。 东南亚的中国机会 新加坡土地面积仅700余平方公里,该国快递业呈现出其特有的表现——国际快递的比例较大。 而新加坡本土的物流企业基本都是以第三方物流、仓储物流为主。新加坡邮政依旧是本土快递的主要领导者,YCH(叶永福集团)、Keppel(吉宝物流)是新加坡本土比较知名的物流公司,这三大公司目前处理了本土快递将近60%的订单。几家国际企业占有近30%的市场。 与中国不同的是,新加坡的电商物流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大规模发展,占比并不高。新加坡邮政2016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新加坡40%的本土快递依旧是文件类,其次为正在不断增加的电商快递件,为35%。但新加坡本土电商快递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网络订单的送货时间较长、送货人员缺少必要的标准培训等。 而且,近年来东南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但由于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的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物流效率受到很大制约。而新加坡是区域快递枢纽,拥有区域内最好的交通中转中心。 对中国的快递公司而言,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地区无疑是个“价值洼地”。目前,顺丰已经初步建立了东南亚的区域快递网络,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都成立了分公司,实现了双边互寄。但由于入场时间较短,知名度还没有建立,在东南亚市场占有率较低,通关能力亦比较薄弱。如果能进一步深挖电商快递市场,依托顺丰丰富的经验,其他快递企业相信可以快速打开市场。有业内人士称,如果中国企业能够在东南亚各国实现企业管理、人才、市场、文化等方面的本土化,将会更容易、更迅速地融入当地市场。(黄桥茜)

    2017-07-24
  • 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参加浙江省访欧代表团 聚焦“一带一路”捷克站项目考察选址

    7月16日—19日,圆通速递董事长兼总裁喻渭蛟随由浙江省省长袁家军率领的代表团访问欧洲,见证“一带一路”捷克站谅解备忘录签约仪式及班列发车仪式,并在捷克考察选址,着手布局圆通与义乌市政府合作、借“一带一路”走出去的重大项目。 当地时间19日上午11时40分,悠长的汽笛声响起,通过中捷双方共同努力,首趟中欧班列(布拉格—义乌)从美丽的布拉格出发,驶向中国东部城市义乌。这趟班列的开通,开启了捷克和浙江新的贸易通道,标志着“一带一路”捷克站建设正式启动。 捷克总统泽曼在中国投资论坛庆祝晚宴现场,专门肯定了班列及其意义。捷克工贸部部长对“一带一路”捷克站项目表示赞赏。浙江省省长袁家军、中国驻捷克大使马克卿以及捷克工贸部副部长卡尔·诺沃提尼、乌斯季州州长奥尔德里奇·布贝尼切克等捷方高级官员见证了共商共建“一带一路”捷克站谅解备忘录签约仪式及班列发车仪式。 根据初步规划,“一带一路”捷克站涵盖中欧班列、物流分拨、生产加工、跨境电商、展示交流、人文合作、综合配套等多种功能,是一体化的开放综合体,特别是规划设置义乌海外精品市场。同时,浙江省也计划在义乌市高铁枢纽附近设置浙江捷克小镇,推动更多捷克及欧洲产品进入中国,促进各领域交流,促进浙江与欧洲的双向开放。 喻渭蛟等一同访欧的知名企业家参加了上述仪式,并同期在捷克考察选址,寻求互利合作的机会。 义乌是圆通国际化战略落地布局中的重要城市,“圆通国际化从义乌出发”。今年5月底,圆通蛟龙集团与义乌市政府签下三大战略合作项目协议。圆通蛟龙集团和圆通速递将以“物流枢纽+商贸+全球集运网”平台为支撑,在义乌投资建设圆通浙江总部、电商产业园、区域航空枢纽以及多式联运物流集散中心等项目,总投资超过50亿元人民币。

    2017-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