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快递年业务量突破300亿件 四大动力助快递迎来“十三五”开门红
国家邮政局宣布,截至12月20日,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300亿件,继续稳居世界第一。这也标志着“十三五”时期快递业发展取得“开门红”。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第300亿件快件产生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是当地一位茶农通过中通快递遵义湄潭网点寄出的茶叶。近年来,得益于快递“向西”、“向下”工程的实施,我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已提升至80%,每年带动农副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数千亿元,仅2016年前10个月支撑全国农产品网销额就超过1000亿元,行业在助力广大农民利用网络打开市场、盘活渠道、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我国快递业延续“十二五”时期高速发展的势头,并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趋势。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78.9亿件,同比增长52.8%;业务收入完成3544.1亿元,同比增长44.3%。其中,11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37.6亿件,同比增长44.5%,成为史上“最忙快递月”,日均快递业务量超过1.25亿件,是去年同期的1.4倍。在刚刚过去的“双12”,全天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共揽收快递包裹1.76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55.75%。 在前三季度GDP增速仅为6.7%的背景下,我国快递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年业务量突破300亿件大关,首先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快递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能。随着电子商务、制造业、农业等关联产业升级,快递业上游产业环境逐步优化,快递自身提高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的需求迫切,多元、规范、精细化的供给模式正在加快形成。其次,也得益于“互联网+”为快递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引擎。快递业对接供需两端,企业积极提高服务匹配能力,服务于各行各业、服务于新经济的生态体系建设开始起步。第三是得益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快递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一带一路”战略步入务实合作阶段,中国制造“走出去”步伐加快,快递企业订单处理、跨境运输、海外仓储、境外投递等能力逐步提升。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放管服”改革为快递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新助力。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程序不断优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资源有效聚合,持续释放了快递市场活力。国家邮政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放管结合,对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快递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快递业紧抓“互联网+”兴起的机遇,依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加快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基础网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十二五”期间,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增长了7.8倍和3.8倍;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从68.7分提高到74分,时限准时率水平总体保持平稳。在各级地方政府和邮政管理部门的积极支持下,邮政、快递企业实施大投入,基本实现了“两大建设”成果:一是大网络,18.3万处快递服务网点遍布城乡,全国新建、在建快递物流园区超过200个,干线车辆超过20万辆,已有3家自主航空公司,运营全货机81架;二是大品牌,已有6家年营业额突破300亿元的品牌企业,同时,电子运单、自动化分拣、智能化终端技术广泛应用,智能快件箱、快递公共服务站、连锁商业合作、第三方服务平台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2016-12-20 -
首届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幕 10支代表队摘得桂冠
12月16日,备受关注的2016年首届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第二轮总决赛在浙江省绍兴市圆满落幕,30支参赛队经过现场答辩、专家评审等多个环节的激烈角逐,最终决出了优胜者,“多功能”智能货箱管理系统设计、高校物流云、公交化物流体系计划书等10支参赛队伍的作品分别获得创新产品设计、工作流程优化、创业计划实施等三个赛项的金奖,其余20支参赛队获得银奖,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校获颁优秀组织奖。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邢小江出席总决赛颁奖典礼并为金奖获得者颁奖。 本次大赛由国家邮政局人事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全国邮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国家邮政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快递协会、中国邮政快递报社协办。大赛自今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经过校级初赛,共有100余所高校选送的约200件作品参评,通过专家网上匿名评定,最终产生100个项目入围全国第一轮总决赛,其中30个项目进入全国第二轮总决赛。在总决赛现场,多功能智能货箱管理系统设计、公交化物流体系计划书等六个参赛优秀项目团队还与多家投资机构就合作事宜进行了沟通。 颁奖典礼上,国家邮政局人事司负责人表示,此次大赛为快递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以赛促学、团队融炼的崭新平台,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理念,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增强了快递业的认同感和影响力,推动了“互联网+”快递的融合发展。 教育部高教司负责人表示,举办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引导高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支撑快递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的重大举措。高教司将继续支持这项赛事,努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当天,邢小江还到位于绍兴的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调研。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第一批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包括快递管理学院在内的三个学院,全国邮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也设在该校。邢小江听取了学校快递人才培养,以及邮政行指委秘书处工作的情况介绍,并到该校快递配送网点了解情况,对学校为学生勤工俭学开展校园快递配送服务工作提供大力支持表示赞赏。邢小江还听取了绍兴市邮政管理局的工作汇报。 国家邮政局和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高校代表、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观摩了总决赛并参加了颁奖典礼。
2016-12-19 -
顺丰投资4亿元在山东威海建电商产业园
近日,山东省威海市临港区管委与顺丰集团举行了顺丰威海电商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确定顺丰威海电商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临港区。 顺丰威海电商产业园项目由顺丰集团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4亿元,占地128亩,规划建设办公及综合配套服务中心、智能仓储中心、快件中转中心三大板块。据悉,顺丰威海电商产业园项目是顺丰集团从单一物流产业向综合性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先例。项目建成后,将提供全方位的快递物流、智能云仓、商贸金融、电商运营等服务,构建起一个集快件物流中转、仓储配送、供应链金融、运营管理等综合性、智能化的电商全产业链服务平台,打造成为威海市电商产业集群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助力制造业、服务业与电商联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威海市电子商务、智能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项目运行后,将立足于服务威海当地工业产品、农产品、韩国快消品集散分拨、小商品出口、国际海运快件转运枢纽等业务,预计园区平台年直接营业收入可超过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近2000人。 顺丰威海电商产业园项目的落户,将进一步带动临港区服务业突破发展。今年年初以来,临港区将突破发展服务业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不断优化结构、扩大规模、培育特色、筑牢平台,推动服务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培育了威海国际物流园、中韩跨境贸易电商产业园、威海创新经济产业园、颐高·之信国际电商产业园等服务业创新平台,引领和带动优质产业要素的聚集,培育全新发展业态。
2016-12-19 -
四川省2017年重点物流项目推进方案出台 省邮政业获支持
近日,经四川省政府同意,省政府物流口岸办印发《四川省2017年重点物流项目推进方案》,明确要支持快递下乡工程和邮政、供销、快递融合发展,省邮政业再获政策利好。 方案按照“优化一核、发展五极、培育多点”的空间布局,以提升物流运行效率为核心,以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为目标,以物流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为重点,推动物流业结构性调整、制度性改革、技术和组织形式创新。 方案支持方向主要包括物流服务通道建设、物流节点建设、物流现代化建设、城乡配送体系建设、市场主体培育等6个方面。其中,城乡配送体系建设重点是支持并扩大城乡共同配送试点范围;支持社区、学校等集中配送项目试点;支持鲜活农产品、食品饮料、医药等预冷、运输、储存、加工、配送、监控等冷链项目建设;支持冷链物流向采收基地、食品加工、生产制造延伸,建立和完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支持冷链物流服务平台建设;支持邮政、供销、快递融合发展,建立农资农产品双向配送体系,构建县、乡镇、村物流配送服务网络;支持县(市、区)物流配送超市(统筹平台)建设;支持快递下乡工程。市场主体培育重点是支持物流企业围绕大型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增设经营网点、扩大服务网络,整合功能、延伸服务,拓展增值业务和高端服务,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支持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推动物流业与采收基地、生产加工、销售等联动,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物流服务。 同时,方案还明确了支持方式、申报程序、管理和检查、职责分工、时间安排等内容,对审核通过的重点物流项目将下达项目实施计划和专项资金,并对省级重点物流项目、各地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方案、各地重点项目进行项目考核。 四川省邮政管理局表示,将积极组织全省各级邮政管理主动与各地物流主管部门对接,指导符合申报条件的邮政、快递企业参加申报工作,大力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和快递与电商、农业、制造等产业融合发展。
2016-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