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舆情

首页 > 热点新闻 > 快递舆情
  • 邮件安全,企业责无旁贷

    保证交运邮件的安全本是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由此带来的成本提升,应该通过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的改善来消化。以牺牲安全作为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手段,说不过去。 快递实名,可不可行? 实名制之后,交运货品的安全性得到了提升,顾客、快递员、快递公司都觉得安心,在打击枪支、禁毒等非法交易方面也显现出了一定的作用——从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绍兴县的实践来看,似乎是可行的。 可是快递实名,会不会难行?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认真分析这一制度推行可能面临的难题。 作为实名制的执行者,企业动力不足——这不仅可能提高企业的运行成本,还会带来客源的流失;作为实名制的主体,公众也有顾虑——我的信息被流动性极强的快递小哥掌握,个人的隐私安全如何保障? 话分两头说。 保证交运邮件的安全本是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即使不推行实名制,企业也应该主动采取包括严格验视在内的各种措施,对物品的安全性进行检查。由此可能带来的成本提升,应该通过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的改善来消化。以牺牲部分安全作为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手段,说不过去。 而消除公众对于实名制的顾虑,企业也可以有所作为。在绍兴的实践中,对客户信息进行“定期销毁”的办法,就是企业有效的尝试。 其实,维护客户个人隐私,本也是企业的职责所在。在开展服务时,企业可以通过快递员对客户进行政策的介绍和解释,打消他们的疑虑。如果在全行业推行实名制后,谁对客户的个人隐私更重视,保护得更好,很可能会成为公众衡量和选择快递公司的一项重要指标。相信在有效保护隐私的情况下,公众是愿意费一些麻烦,选择安全和安心的。 因此,作为邮件运送的起点,企业在保证邮件安全方面,可谓责无旁贷。 话又说回来,实名制作为一项关系到整个快递行业的制度,甚至从大处来说,是整个社会安全的措施,责任不光在企业。社会的各个机体应该起到各自的作用,有效配合。 作为行业协会,快递协会可以通过行业的规范增强公众的信心,打消对实名制可能带来的隐私担忧。比如可以建立快递员或者是企业黑名单,对于泄露客户隐私的企业或个人进行公告,让他们在行业中难以立足。同时,也应该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推动诚信体系的建立,使得对公众隐私的保护能真正落到实处。如此,才能让公众在安心交运货物的同时,也能安心地接受物品,让快递安全,让公众安心。

    02/29.2012
  • 海外快递 怎样实名(民生三问)

    三大跨国快递公司及美国、日本业者接受人民日报采访 【阅读提示】 快递实名制目前引发争论。就其可行性,试行者认为验证身份证更加安全,担忧者则认为存在操作难度。 那么,快递实名制在美日等快递大国有无推行?大型国际快递公司在收取快件时是否需要当面开箱验货?如何管理才能保证快递安全?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以期为国内快递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问:是否强制实名? 美国快递须实名。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PS)公关部主管马克·迪肯斯向记者介绍说,根据美国法律,快递单上寄件人和收件人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这些信息包括姓名、地址和其他与包裹投递相关的重要信息。 拥有“黑猫宅急便”品牌的大和运输公司是日本最大的快递公司。该公司CSR推进部广报科负责人秋山女士告诉记者,“在日本,寄件人不需要提供任何证明身份的材料。快递如果寄到家里,收件人不用身份证明可以直接领取;如果收件人去便利店或者营业所取件,则必须要提供相应的身份证明。” 据了解,日本手机采用实名制,即便给快递员打电话收发快递,所有信息都可以查出来,一定程度上间接实行了实名制。 业务量全球居首、网点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快递企业中外运敦豪(DHL)的取件操作流程规定:如发件人是私人客户,应随货附上个人的身份证、居留证或护照的复印件。“此流程是全球统一的操作规定,作为DHL快递的在华合资公司,中外运敦豪也在实际作业中严格遵守这项规定。”DHL相关负责人说。 但也不是全部的国际快递企业在所有国家或地区都实行了实名制,比如国际快递公司TNT就表示,目前在中国内地,即便是针对私人客户,也并没有实行快递实名制。这其中也包括从中国内地寄往其他国家的快件。这可能和TNT在中国内地私人客户占的比例较小有关。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国际快递市场,私人客户用信用卡结算快递费用的情况要比我国普遍得多。而信用卡是实名制的。这意味着信用卡结算的快递客户实际上都是间接的实名制客户。 对此有专家表示,这种间接的实名制值得借鉴。因为每票快递都要求填写寄件人和收件人电话,现在固话完全是实名制的,手机号码实名制也在推行过程中。一旦所有电话号码都实名制,所有的快递客户就都自然而然成为实名制客户了。而要求快递员抄录收寄双方身份证号码就显得不那么必要了。 二问:必须开箱验货?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快递公司在收取快件时要逐一开箱验视。但这在多数国家并非强制要求。即便如此,开箱验视仍是国际快递企业普遍自觉采用的快件安全保障手段。DHL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快件的安全性,我们在作业流程中规定:收取快件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我们有专门的安全检查贴纸,上面必须有派送员和客户的签名,贴在快件的封口处。这种安全检查不是单纯的打开包装看一眼,而是进行翻看,以防其中夹带、夹藏任何违禁物品。” 但在国际业务中,国际快递企业一般并不是对每一票快件都开箱验视,而是主要查验现金客户的快件。快递企业客户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账号客户,这类客户一般是法人单位,快递企业会在与这类客户签订合同前,要求法律部门对其资质进行查验。因此,这类客户实际上都是实名制客户。另一类客户即现金客户,现金客户多为私人消费者,是开箱验视的重点。 而在现金客户中,又以没有固定地址的“路边件”和首次寄递物品的客户为重点查验对象。这方面,几家国际快递企业的标准略有不同,DHL的标准是现金客户100%查验;上门寄件100%查验;私人物品100%查验;第三方取件100%查验;黑名单客户(发过危险品)100%查验;不正常快件(触觉不正常、重量不均匀、有异味、封装特别结实、发件人发了与以往不同的快件)100%查验。 在日本如果快递员在收取和运送快件时,发觉货物中发出奇怪的声音,有液体流出等异常情况,或者快递内容与所标物品名称特征明显不符等情况(例如标明为衣物,但实际大大超过衣物应有的重量),会在征得顾客允许后开箱查看,如果顾客不同意开箱,就只能拒绝提供快递服务。 三问:怎样保证安全? 据了解,在保障快件安全上,除了开箱验视外,在中转分拨环节进行X光机检查,也是目前国际快递企业普遍采用的方式。 与国内快递企业以陆路运输为主不同,几大跨国快递公司多采用航空运输。为了适应航空运输规定,几大快递公司都在中转分拨中心配备了足够数量的X光机。据了解,近两年顺丰、圆通等几大民营龙头快递企业也陆续配备了一定数量的X光机,但X光机使用率还不像跨国快递公司那么高。 由于快递服务业高度多元化,美国未有专门的监管法规和统一的监管机构。但是,美国国内地方、州和联邦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以及一些国际监管机构一起,针对快递产业进行监管,制定相关安全标准。同时,快递业行业协会——美国快递及物流协会(XLA)在行业自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不仅制定和推广行业操作指南,开展教育和培训,还代表快递业界对政府和国会在立法和监管方面进行游说。美国快递企业在相关法律和监管框架下,制定企业内部包裹检查和安全保障方面的措施。 美国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加强了反恐警戒级别,特别加强了航空安全措施,并相应提升了航空快递包裹检查标准,旨在防止境外恐怖分子将爆炸物和危险物品通过包裹邮寄到美国境内。2007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一份反恐法案,其中规定3年内客机所载货物必须100%进行检查,而且检查的标准必须与旅客托运行李相当。这一规定自2010年8月起开始生效并执行。目前,美国国内航班已经100%执行这一法令。但是,由外国航班运往美国的货物仍无法做到100%检查。 在日本,快递员会要求寄件人写明快递内容,同时还会核实是否有易碎品。根据《宅急便条款》不接受有爆炸危险的物品。日本对航空快递要求严格,不仅明确规定禁止航空快递的物品种类,还要对航空快递用X光机等设备进行扫描。 (人民日报记者 左娅 吴成良 刘军国)

    02/29.2012
  • 宅急送拟与鑫飞鸿快递开展业务平台合作

    宅急送公司近日发表声明称,基于业务发展考虑,公司拟与鑫飞鸿快递公司洽谈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现有业务运营平台合作,支持其业务发展,保持原有业务运转模式。同时,寻求适当的协作方式,实现宅急送和鑫飞鸿在产品、业务、客服等方面的更进一步合作,共同提升客户体验,并为员工和网络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探索更有效的发展路径。

    02/29.2012
  • 国家邮政局要求进一步加强快递企业收寄验视工作

    2月28日,国家邮政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快递企业收寄验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快递企业收寄验视工作,确保寄递渠道安全畅通。 《通知》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快递市场管理办法》、《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均对快递企业建立和执行收寄验视制度做出了规定。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严把收寄关口,严防不法分子利用寄递渠道实施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关系到社会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关系到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一线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快递企业的财产安全。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要督促快递企业充分认识收寄验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收寄验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折不扣地执行有关法律规定,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收寄验视工作,务必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通知》强调,收寄验视是快递企业收寄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执行收寄验视制度是快递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近年来寄递渠道发生的安全事件看,未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是造成事件发生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各快递企业按照国家规定,落实有关禁限寄物品的检查措施,严格进行收寄过程中的检查。对用户交寄的物品,必须全部检查,对粉末、液体,以及不能直接辨识的机电装置等要重点查验,确保将各类易燃烧性、易爆炸性、易腐蚀性等禁寄物品堵截在寄递渠道之外。用户拒绝开拆、拒绝验视的,不予收寄。 《通知》还指出,一段时间来,个别快递企业无视国家邮政管理部门三令五申的工作要求,不执行收寄验视制度,违法收寄危险品,严重威胁了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 《通知》要求,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要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特别是在近期要组织一次全面的检查,重点检查快递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和收寄验视制度落实情况。对收寄验视制度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必须依法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依法吊销快递经营许可证。

    02/29.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