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中通转运中心启用全自动分拣系统
日前,在中通快递北京转运中心在分拣场内,一条环形自动分拣传送带正快速运转,传送带上的包裹经过对应的激光扫描后,落在相应的编织袋中。与记忆中分拣中心不同的是,这里的“人气”不旺,大多数工作人员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监看着机器的运行情况。 “这是公司自主合作研发的全自动分拣系统,相比进口设备,它在安装、运转及后期维护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传送带全长300多米,能以每秒2米的速度全天候运转,1小时最快可以处理2.3万件快件。”中通北京运转中心负责人介绍,“以前,公司一个操作间需要350名员工,一天下来只能处理80万件快件,而现在只需60人就能完成同量快件的处理任务,分拣准确率高达99.99%。这大大降低了分拣的差错率和操作成本,提高了快件的转运时效。”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除北京转运中心外,2016年,中通还在上海、东莞、杭州、长沙、常州、南充、淮安等多个转运中心启用了该自动化分拣系统。 据悉,中通快递现有分拨中心75个,服务网点超过2.6万个,2016年业务量达到45亿件。在这个业务规模下,高科技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自动分拣只是快递处理环节中的一个缩影。自动化分拣系统的应用,需要电子面单的普及应用来支撑。中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通全网的电子面单使用率已经超过80%。每一票电子面单背后都串联着发货商家、快递公司和收货消费者的数据信息,快件在运转的各个时间节点都可通过系统支撑“可视化”。而中通自主研发的查询系统通过优化升级,目前已实现对网络各个环节的全覆盖,为全网各中心大数据智能分拣、电子面单应用以及收转运派签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分析提供着有力保障。 此外,在末端环节,为了提高快递员的工作效率,中通快递IT信息中心自主研发了“掌中通”应用程序,让员工可以利用手机获取收寄方信息,及时了解快件相关情况。为了更好地发挥“掌中通”的作用,中通率先引进了蓝牙便携式打印机,只需将二者相连,便可快速打印出面单。这样一来,便省去了手写面单及录单这一程序,不仅为快递员减少面单损耗,降低递送成本,也把他们从繁琐的录单工作中解放出来。
2017-05-05 -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与云集微店签订战略合作签约
5月4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与云集微店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廊坊隆重举行,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李凯、供应链事业部总经理苏薇,浙江集商优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CEO肖尚略、物流总监骆其良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 此次双方签订战略合作,标志着双方的战略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将成为中国领先的个人社交零售服务平台-云集微店与中国快递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EMS合作新模式的里程碑,双方将共同为云集微店的店主以及最终消费者提供覆盖面更广、配送时效更短、服务质量更为稳定的基于云端的仓配一体化服务,协助个人卖家解决货源、资金、库存、发货、售后等问题,持续打造高品质的个人社交零售服务平台。 签约仪式前,双方领导进行了会谈。李凯向肖尚略、骆其良一行介绍了EMS近年发展情况,特别是“中邮云仓”的发展近况。自2013年,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率先在行业内推出云仓服务,“中邮云仓”是中国邮政速递物流顺应新零售发展趋势,率先为电商平台及商家提供全国快速入仓、快速配送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仓配服务。基于标准的仓储作业流程和完善的快递服务网络,中邮云仓为商家和消费者实现了仓储和配送成本降低、配送时效缩短、客户体验大幅提升的优质成果。目前,EMS在在全国120个城市已经布局470个仓库,运作面积达300万平米,进驻客户800余家,去年“双11”总发货量近800万单,单日峰值发单量突破300万单,仓配规模在行业位居前列。 肖尚略介绍了云集微店的发展情况。云集微店是中国领先的个人社交零售平台,通过整合社交电商的流量,致力于将高效率、低成本的信息获取、商品供给供应链变成云端解决方案,为个体店主提供统一的大后台物流服务,让前台销售更为专注,让物流和服务品质更加统一,解决传统微店没有统一的供应链和物流,导致物流服务体验层次不齐的问题。目前云集微店超过5000款全球极致精选单品,10亿共享库存均将通过云端供给。 根据此次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将为云集微店的美妆、日化、食品、母婴等品类提供仓配一体化服务,打造高品质的零售移动购物平台。双方将在本月同时上线覆盖华北与东北配送区域的廊坊仓、覆盖西北配送区域的西安仓,其中西安仓的上线过程,将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全程网络直播,以展现“中邮云仓”的绝对信心。 最后,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李凯表示:“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将为云集投入更多优质资源,并凭借沉淀多年的供应链运营能力,为云集微店提供更专业的基于云端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仓配一体化服务,共同打造高品质的全国领先的个人社交零售平台,切实为店主解决货源、资金、库存、配送、售后等问题,拓展一站式个人社交零售的云仓版图!”
2017-05-05 -
盘活资源 人人快递结盟“三通一达”
用户对配送服务质量和时效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也给了“同城配送”企业更大市场空间。5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人人快递正式推出“同城配送”业务,将承接多家快递企业的业务,并进行系统对接。在业内人士看来,“同城配送”正在提升“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速度,而同城快递企业布局“同城配送”业务,可以利用既有优势,也可以盘活闲置资源。 结盟民营快递 人人快递作为一家同城配送的企业,布局“同城配送”业务有点水到渠成的味道。从外部环境来看,同城快递的业务在不断增加。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邮政局官网获悉,2016年全年,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近20亿件,同城业务量约为9亿件,占比43%,同城业务收入累计85.74亿元,同比增长108.63%。 从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也可以发现,仅2016年前三季度,同城配送业务量累计完成51.1亿件,同比增长40.1%,同城配送业务占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的25%。 同城配送业务的快速增长,不断促使快递企业深耕同城配送的市场,“同城配送”业务也随之发展。人人快递的官方人员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称,人人快递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五个城市开通100多个同城配送网点,已开始承接四通一达、百世汇通、宅急送等“同城配送”相关业务。“每天同城配送的数量在1万-2万单,人人快递平台的订单数量在几十万单。”该负责人称。 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人人快递会在上述快递企业的网点附近设立自己的网点,上门取走分拨到这些网点的包裹后,再在人人快递自己的网点进行分拣和派件,配送方式依旧是众包模式。目前,人人快递日派单数万件,同城配送常驻自由快递人达1500名左右,平均人效为100-120单每日。 对于发展“同城配送”的原因,人人快递解释称,意在解决快递企业末端监控难和网点盈利问题,各大快递企业在同一区域分别设置网点和派送,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人人快递作为第三方配送的角色整合资源进行“同城配送”,将与上述快递企业共同分担配送成本,降低运营压力。 提流量与降成本 人人快递方面称,快递企业将繁琐、占时间的派件业务分摊出去之后,快递企业的网点也能更有时间和精力经营好揽件业务。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分别采访圆通、中通、韵达、百世汇通和宅急送,其中,韵达表示确实有相关业务对接,但涉及到业务方面问题需要通过企业年报呈现;而百世汇通对此事暂时不做评论;截至发稿前,宅急送、中通和圆通暂未回复具体细节。 “同城配送”业务早已成为快递行业争夺的市场。早在2014年,顺丰就不断并购同城配送企业,如北京的小红帽、深圳的银捷速递等,而如风达也收购多家同城配送企业并与京东合作,通过收购,如风达的同城配送业务拓展至湖南、山东、河北等7个省份,加上先前的业务覆盖,如风达的同城配送业务已经覆盖十余个省份。 快递专家赵小敏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称,“同城配”会在未来一两年之内快速发展,各大快递企业会通过收购、投资等方式布局“同城配”市场,迅速完成对“同城配”市场的瓜分。开通“同城配送”业务将为快递企业带来更多的流量,而与第三方快递企业合作又可以减少资金的投入、节约成本。 竞争中各取所需 像人人快递这样的同城配送企业,同城配送是核心竞争力,速度和精准服务是最大的优势之一,这些因素也吸引着快递企业联手同城配送企业进行“同城配送”。 赵小敏称,大型快递企业网点的覆盖面有限,导致流量有限,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可以提升自身业务和网点的覆盖面积,满足配送需求。 同时,赵小敏表示,快递行业也在进行精细化发展,快递企业想单纯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全方位”的发展已经很难,“通吃”会加大运营成本和压力。因此,细分化、精细化是快递发展的方向,快递企业进行交叉合作、互相配合也就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选择与第三方快递企业合作也可以减缓派件压力,但第三方承担的“同城配送”订单量有限,一些快递企业本身就有“同城配送”业务,而与第三方合作共同完成“同城配送”时会产生利益冲突,如何平衡加盟商与第三方配送企业的利益,是快递企业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北京商报记者 吴文治 实习记者 赵述评 陈韵哲
2017-05-04 -
圆通、申通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
近日,圆通速递、申通快递均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 圆通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表明,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94亿元,同比增长6.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亿元,同比增长7.01%。 申通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申通实现营业收入21.77亿元,同比增长12.92%;净利润为3.22亿元,同比增长33.09%;基本每股收益0.21元,主要原因为本期业务量较去年同期增长所致。 此前,韵达、顺丰都公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韵达实现营业收入18.92亿元,同比增长42.61%,毛利率为28.67%,同比增加2.74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2.79亿元,同比增长35.37%,扣非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42.53%,业绩小幅超预期。而顺丰实现营业收入154.71亿元,同比增加25.55%,净利润达到7.74亿元,同比增加13.76%,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同比小幅增加了5.88%。由此可见,在快递行业体量日益庞大的背景下,几大快递企业都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
2017-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