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首个“互联网+快递+中药材”项目成功签约
8月11日,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与兰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及电商企业就中药材等医药产品的便民配送项目进行签约。据介绍,这种“互联网+快递+医药产业”的配送运营模式在全省尚属首例。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向消费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缩短患者就诊时的等待时间。”甘肃中医药附属医院副院长于博表示,今年5月开始,医院主要针对中药材的配送服务进行了“互联网+快递+医药”模式的试运行,经过几个月的尝试,通过患者反馈来看,满意度普遍比较高。“合作建立后,消费者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挂号和医疗咨询,在不愿等待取药时,还可以选择通过快递配送上门服务,使患者尤其是外地来兰的患者极大地缩短了就诊时间。”顺丰速运甘肃区负责人说,通过这种模式配送中药材,甘肃省内消费者将在一天之内就能收到中药材等医药产品。
2016-08-15 -
全国铁路货运连续3月同比增长
近日,铁路总公司发布数据,7月,全国铁路货运日均装车11.3万车,自5月份以来连续3个月实现同比增长。集装箱、批量快运亮点频现,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7月,全国铁路在煤炭同比日均少装8481车的情况下,通过加强其他品类货源组织,日均完成装车113470车,同比增加444车。其中,焦炭日均装车4321车,同比增长33.8%;金属矿石日均装车15123车,同比增长18%;木材日均装车1182车,同比增长39.7%;粮食日均装车2256车,同比增长6.8%。 通过优化运输组织、挖掘运输潜力,全国铁路集装箱、批量快运的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新高。7月份,全国铁路集装箱运量达1213万吨,同比增长41.4%;日均装车10565车,同比增长33.8%,创集装箱全月装车数新纪录。其中,7月29日装车11614车、7月30日装车11741车,连续两天刷新了集装箱单日装车历史最高纪录。批量快运全月运量达969万吨,日均装车7926车,均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
2016-08-12 -
山东青岛未来4年建5座物流园
日前,山东省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印发《青岛市“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提到,“十三五”期间,青岛市将对标新加坡、鹿特丹、上海、深圳等国内外先进城市,围绕“一核、一轴、三区”总体布局,重点规划建设董家口港区物流园、前湾港南港区物流园等5个物流园区;辛安物流中心、楼山物流中心等6个物流中心。 计划到2018年,基本建成董家口港区物流园、胶州湾国际物流园、即墨国际陆港物流园、龙泉物流中心、新河物流中心、同和物流中心,胶东空港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楼山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一核:物流总部经济核心区 “一核”,即物流总部经济核心区。是青岛市物流业发展的“大脑”,是物流业整合创新的主要载体,以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为核心,依托活跃的楼宇经济、丰富的信息资源,大力发展物流总部、信息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保险、货代船代、孵化培训基地、供应链管理中心,打造青岛市物流业的总部经济基地、信息服务高地。 一轴:青岛物流发展轴 “一轴”,即“一带一路”(青岛)物流发展轴。是物流业开放引领的主要载体,以黄岛区、城阳区、胶州市、即墨市为重点,依托前湾港、董家口港、胶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即墨国际陆港、流亭国际机场、胶东国际机场等主要枢纽,向西、向东强力辐射,实现跨境、跨区域物流协调发展。 三区:解决城市配送 “三区”,即城市配送物流功能区、农产品及医药物流功能区、大宗物资物流功能区。是物流业专项领域突破发展的主要载体。其中,城市配送物流功能区以李沧区、城阳区为依托,重点发展城市配送、邮政快递。农产品及医药物流功能区以平度市、莱西市为依托,重点发展农产品、医药等冷链物流。大宗物资物流功能区以黄岛区为依托,重点发展大宗物资的中转、集散、存储以及水产品冷链物流、交易等。
2016-08-12 -
辽宁大连积极推进冷链物流项目建设
目前,辽宁省大连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冷链物流基地和第二大冷鲜货物进口口岸,拥有全国沿海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13.5万吨保税冷库群。进口水果、冻肉等冷藏货物份额位居全国各口岸前列,为大连开展冷链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为促进大连市冷链物流发展,制订了《大连市冷链物流综合示范实施方案》。发挥甘井子华北路核心地段区域毗邻中华商圈市场潜力优势,铁越集团积极做好城市共同配送中心招商运营工作。 大连铁越集团有限公司还和大连港联合申报的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亚太—东北地区”通道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入选全国示范工程。
2016-08-12